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照金巷第125节(2 / 2)


  金秀春说这些的时候也没避着洪氏,甚至于还刻意加重了语气表达对金如英的不满,洪氏只静静坐在一旁,没什么表情,也没搭腔。

  蒋娇娇也是这个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刚刚在灵堂上的时候,她外舅金如英竟好像心虚理亏似地有意避着他们,连个正面招呼都没打,人就不知又转到哪里去了。

  金大娘子沉默了良久,看着她的母亲,说道:“娘,我打算去告金如英一状,让他进牢里待几年再出来。”

  洪氏一听,脸色瞬间就变了,但人却没有说话,就是眼泪直往下掉。

  金大娘子点了点头,又道:“好,那就算了,反正是你们夫妇自己宠养大的儿子。”说完,她又对金秀春叮嘱道,“日后你只看顾好娘的生养死葬就是,金如英怎么过日子与我们无关,实在不行你就派个人来只盯着娘的起居饮食,其余人都散了,我倒要看他怎么沾光。他若是在外头惹了什么事,你也尽管报官,务必代我们所有人与其划清界限,切不能让他影响到无晦——否则无晦不好,就是蒋家不好,蒋家不好,也就是你们不好。”

  金秀春一怔,旋即点头应道:“我知道了。”

  洪氏擦着眼泪,没敢说话。

  就在这时,外院却传来了消息,说是金如英和前来吊唁的林主簿吵了起来。

  金秀春当即气喊了一句:“他肯定又喝了酒!”

  蒋世泽是男人,腿脚又快,所以当先赶了出去。

  蒋娇娇对林主簿这个人印象极深,她也不知是担心什么,下意识看了眼母亲后,便紧随其后地跟出了屋外。

  灵堂上,满口酒气的金如英正指着林主簿在大骂:“你少来我爹面前装好人,你要真是忠心他的,怎不见你上位之后拉我们父子两个一把?就知道装模作样地送些吃食来讨名声,我们金家难道缺你那点吃食不成?我外甥女婿可是新科探花郎……”

  “金二郎!”蒋世泽当即吼住了他,厉声斥道,“你休要如此不知好歹,岳丈灵前乱嚷嚷什么?”

  蒋娇娇也被气到了,她顾不得别的,顿时接过话大声说道:“我家官人一向清正有礼,自也是真心感谢今日来客的。”

  林主簿是和他的妻子龚氏一起来的,而此时站在龚氏旁边正在抹眼泪的,却是金如英的儿子全哥儿。

  蒋娇娇发现他左边脸颊红红的,像是刚被人打过。

  只听龚氏难掩气愤地说道:“蒋大娘子,你外舅许是在今天的晚饭上喝多了酒,不知怎地一言不合就挥巴掌打在了你表弟脸上,我家官人也是好心来劝,谁知他竟借着酒劲胡乱谤人,实在太过分了!”

  林主簿轻扯了一下妻子的衣袖,后者勉强地住了口。

  在场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龚氏这是根本不想和金家的人理论,她找的是当朝记注官的妻子——蒋大娘子。

  蒋娇娇正要开口说话,身后却传来了她母亲金大娘子的声音。

  “既是谤官,那就依律处置便是。”

  金莲华面色平静地于众人视线中款步醒来,她站定在前,看着林主簿,说道:“妾身在此多谢林主簿对我父亲这些年的照拂,但凡事各论,金如英虽是我爹的儿子,可他们父子一向不和,若非因他气煞我父,今日大家也不会聚集于此。再有,我女夫与他也并非一路人,还请各位明白,往后金二郎行走在外只能代表他自己,与我蒋、谢两家皆无关系。”

  她这话一出,就连龚氏也怔住了。

  后者没有再说什么。

  金如英却忍不住了,不等林主簿接话,他立刻嚷嚷道:“行啊,你们蒋家这是攀上朝官了,不得了了,不认娘家人了!”又道,“我就偏要说,姓林的就是沽名钓誉!还有你们,女儿成亲竟不邀请娘家人观礼,爹是被你们给气的!”

  蒋世泽懒得听他再说下去,直接转头吩咐人道:“没听见大娘子说么?还不去通知巡铺!”

  堂上的人见事情闹大了,便有上前来做和事佬,拉着金如英“下台阶”的。

  金如英嘴上虽仍硬着,人却没什么挣扎地被劝了出去。

  林主簿看了金大娘子片刻,喉头轻滚,开口说道:“对不住。”

  这话听上去像是在说他扰了金老太爷灵堂上的安宁,可蒋娇娇却直觉地知道不是。

  她不由攥了掌心。

  却见金大娘子礼貌地一低首,回道:“林主簿莫要介怀,这世上自有明白之人,从前种种亦无需解释。”

  林主簿微顿。

  少顷,他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向着金大娘子和蒋世泽分别一礼,便带着妻子告辞而去。

  蒋世泽心中虽略感哪里有些异样,但也没有多想,叮嘱了女儿好好照顾妻子之后,就先出去和蒲冲一起安抚还在金家的亲友们了。

  蒋娇娇陪着母亲在灵堂一直守到了深夜,直到蒋世泽他们回来,女眷才先行离开。

  夜深寂静,母女俩进了内院后就和金秀春她们分开了,两人继续往前走,却是良久无话。

  直到蒋娇娇忍不住开口问道:“娘,您觉得林……”

  她话还没说完,就忽然看见了母亲脸上的泪痕。

  “娘?”她竟觉有些无措,只能慌张地把对方搀扶得更紧。

  蒋娇娇从未见过母亲落泪。

  然而金大娘子的眼泪此时却像是决了堤的洪水一样,从无声,呜咽到大哭,不过短短几息。

  她歪倒在了女儿的怀里,泪如泉涌。

  “我没有爹爹了……”

  蒋娇娇将她反复念叨的这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第134章 定下

  重阳节这天,高遥亲自上门来送追节礼,见到沈庆宗后问候过几句,就提到了陶宜和蒋黎的婚事。

  “计相要续弦蒋氏的事朝里已经传开了,就连官家都问了两句。”高遥说道,“岳丈与陶相公本有同年之缘,又与蒋家是多年邻里,这往后正好可以多走动。”

  沈庆宗这两天也正在为这事觉得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