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带着超市去逃难第49节(2 / 2)


  因为另一个当事人不去,就把管事们带到家里这种事有些难办,奈何陈大娘是第一个来办离婚的,整个民政处除了一个嗓子冒烟的宣讲员,其他人又实在是闲,还真同意了她的请求。

  于是齐大壮本来在家里睡得四仰八叉,还放心地打起了小呼噜。结果肩膀被人拍了几下,一睁眼就看见了五双眼睛围在他身边,正直勾勾地盯着他看。

  齐大壮:“……”

  他整个人一哆嗦,下意识把身子团起来躲在了陈大娘身后。

  陈大娘翻了个白眼,立马换了个位置。

  齐大壮有些不安地抱着被子,恶声恶气道:“干……干嘛?”

  管事们对视一眼,有人掏出一个小本子,声音没有半点欺负:“你的妻子要和你离婚……”

  “我不、不离!”

  管事语重心长:“你不懂,强扭的瓜不甜。”

  齐大壮:“……”

  不,是你们不懂,这瓜可甜了。

  他被轮番说教了几次,眼见着话题已经拐到了财产划分上,急忙说道:“早点铺子是我的,房子也是我的,钱也是,还有,还有……”

  陈大娘都要气笑了,管事倒是一本正经:“按照民约,结婚之前你的钱都是你的,结婚之后按贡献来,早点铺子是陈香兰一直照应的,这点有目共睹。你睡觉的时候我们还做了个调查,你没干过家务,对家庭没有贡献。这样算下来,你可以把婚前财产拿回去,大概二百三十文。两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没有异议,”陈大娘笑得灿烂,她转过头,大方地对齐大壮说道:“我多给你二十文,算是这么多年的情分。”

  齐大壮还没从突如其来的打击中反应过来,下意识反驳:“二十文不够。”

  “你说的也有道理,”陈大娘终于摆脱了累赘,通体舒泰,显得特别好说话,她点了点头,顺从道:“你我之间的情分确实不值二十文,那就不给了,你走吧。”

  齐大壮:“……”

  他看着正忙前忙后给管事们倒水的陈香兰,徒劳地伸出了手。

  二十文……二十文都没有了吗?

  陈大娘的事情结束了,却又好像没有结束,每天都有人翻来覆去地讨论,她本人也遇到了些麻烦,有人看不惯她的所作所为,故意给早点铺子捣乱。

  不得不说,早点铺子是陈大娘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一下可谓是直击要害。但治安队早有准备,接连抓了几个使坏的人。先是罚了一通,然后又被告知这些事都会被记录下来,有很多要紧的、赚钱多的工作都不能做了,大家这才消停了不少。

  早点铺的生意也受到了一点影响,有些人不来买了,有些人边骂边买,还有些人特意过来吃饭。陈大娘对此安之若素,又招了几个伙计在前头忙活,让孩子们都去后头干活。自己也不再坚守在店里,时不时去百货商店逛逛,又或者去农庄玩几天,跟绣品厂的姑娘们说说那天的经过,心情好了,整个人都变得年轻了不少。

  县城里发生的事情,宣宁自然知道得清清楚楚。她还想着靠这次的变动让姑娘们挺直腰杆,多去开拓一些新的领域,自然不会让陈大娘就这么在幕后沉寂下去。她派人找到陈大娘,准备和早点铺子合作,开发一种新的军粮。

  天气热了,附近的县城也都被打下来了,护卫军下次出征,就得带上更耐放更方便的军粮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7-30?03:25:59~2021-07-30?20:45: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海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5章 、第 65 章

  陈大娘很快得到了消息,?然后想都不想,一口答应了下来。

  和官府合作,放在以前那可都是高官的亲戚才有的待遇,?这事落在谁家,?谁家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以后也和官府搭上了线,消息灵通,说话都更有分量,?办事也会比以前顺利不少,那些势利眼的小人可不敢招惹她。办好了这件事,她就不仅仅是一个早点铺子老板,?地位和普通的商人会有明显的不同。

  现在她因为离婚的事被迫退让,?等这件事办完,?不,?只要她接下这件事,?那些人就不敢再在明面上议论她。

  陈大娘也知道,?农庄清水县都有食堂,?宣宁原本可以把这件事交给食堂去做,但却交给了她,?这都是前段时间自己当了第一个提出来离婚的人,?上边为了表示支持和鼓励,所以才给了她这从天而降的好处。

  她能开起生意这么好还有口皆碑的早点铺子,人自然不傻。她立马在铺子里又招了几个伙计,把后厨几个手巧嘴严的人替换出来,多给了这些人不少工钱,说是接下来这段时间不能回家,得专心工作,筹备店里的新品,?让提前跟家里说一声。

  做完这一切,她又另外租了个院子,配齐了需要用到的厨具调料,还给大家准备好了被褥衣裳,做好了长期住在这里的准备。

  宣宁本来想让他们去食堂后厨做,不过食堂人多事杂,显然不如陈大娘现在的安排好,既妥帖又低调,索性送了些粮食过去,让他们就在那里研制。

  现在护卫队出门还是带生粮食,到了地方打完了仗再煮着吃,但距离远了,需要在野外吃饭,这就显得很不方便了。

  军粮首先要保证方便携带,其次还要方便食用,而且军粮是外出行军打仗的时候吃的东西,要顶饱,还得做到热量充足。除此以外,还得耐放,放个几天都不能坏,口感也不能太差,味道上太难以下咽也会影响将士们的战斗力。这样才勉强算是一种合格的军粮。

  这是军队对军粮的需求。对于后勤来说,要便于运输,还要制作起来快速简单,成本也不能太高。

  陈大娘把宣宁跟她说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默念了几遍,每个要求都烙在了脑子里,然后发现自家早点铺几十种吃的,居然只有油饼勉强符合条件。但是油饼却不太符合要求。

  她又想到了烤饼,把饼烤得干干的,把水分都烤出去,能放几天都不坏,形状也规整,再在上面加些芝麻,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饼的形状和厚度要方便个人携带,里面加些盐和油,战况紧急的时候可以干吃饼子。情况好一些,后勤能跟上的时候,吃的自然也要好一点。肉类不能少,不好携带就做成肉干,还有酱料和咸菜,她甚至根据科研处的建议,做出了简单的脱水蔬菜。这样一来,护卫军出门在外,吃的虽然比不上平时好,但放在清水县外绝对算上是首屈一指,即使是大户人家的护院也不可能吃得更好。

  在军粮种类定下来之后,陈大娘又花了些时间调整每份的分量,饼子的干硬程度以及咸度的调节。等口味也定下来了,宣宁大手一挥,成立了一个军用品厂。把绣品厂里专给军队做衣裳背包的部门划分了过去,又给陈大娘他们招了些人,换了个更大的地方,以后专门负责军粮的制作。陈大娘因为脑子活口才好算账也利落,摇身一变,变成了陈副厂长。

  陈副厂长刚刚走马上任,就忙了个脚打后脑勺,就连儿媳来报账都没能见到她一面。紧赶慢赶,终于制作出了足量的军粮,护卫军再次开拔,前去攻打其他的县城。

  护卫军一直在征兵,也一直在训练,队伍壮大得很快。江承锦这次把人分成了几组,分头进攻。几个人被激起了好胜心,一个个拍着胸脯嗷嗷叫,放话要让其他营看看自己手下儿郎们的能耐,一定能把旗子第一个插在城头上。

  大本营留了一些兵,江承锦的任务则是佯攻,负责缠住余家的那支军队,给其他队伍创造攻城的时间。

  打着打着,他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将军,这余家的精锐跟那些杂牌兵就是不一样,这也太难打了。”

  一个千夫长热得满头是汗,颇有些焦躁地抱怨道。天气实在太热,发了大饼也不吃,拿在手里当扇子扇风。

  江承锦没有着急,他看着不远处的县城,相当冷静地把整个战斗过程回顾了一遍,颇为肯定地得出结论:“余家增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