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七章钟公子,再会





  山台观地处江临城的郊外,马车只能走到山脚,来上香的人都得步行一段路上山。虽然比较远,因为它的宁静,香客倒也是不少的。

  蔓菁让春儿再次清点了物品,便往观里走去。正在厅前打扫的一位小师傅见到蔓菁,温和地行了个礼:“沈施主。”蔓菁称呼静虚师太一声师父,只是期望借静虚师太的法号能够得到佛祖的一些庇佑,其实并未真正行过拜师礼。所以,除静虚师太以外,观里的其他师父都唤她为“施主”。

  观里的师傅都认得这位这沈家小姐,她虽然身处南方,每年却不辞辛苦地上香,心意虔诚,一心向善。

  上过香之后,蔓菁才在小师父的带领下去拜见静虚师太。蔓菁远远就看见静虚师太和一位年轻的男子在交谈,男子礼貌地听着师太讲话。师太从身上取出了某样东西递给他,他接住收好,看样子是比较熟悉的。

  蔓菁不想就直接过去打断他们讲话,谢过小师父后就自己立在一旁等候着。静虚师太说话的间隙中敏锐的目光扫到了在一旁等候的蔓菁,转头对年轻的男子说了些话就朝着蔓菁走过来。

  知道静虚师太走过来,蔓菁也急忙上前的去迎接,到师太的跟前跪了下去,行了一个弟子礼:“拜见师傅。”

  许久未见到蔓菁,静虚师太很是开心,语气温和地叫蔓菁起身:“起来吧!不必多礼了。”

  “谢过师父。”蔓菁说完才缓缓站起身。

  “按理来说前日就应该来到了,是为何故却推辞了两日呢?”静虚师太略带担忧地询问。

  “近日天气炎热,马儿赶路有些疲累,行程慢了些。又在京城多逗留了一日,故来迟了些。”蔓菁不假思索地回答,并没有将自己入狱的事情说出来,免得让师父担心。

  “那便好。”静虚师太放心地点了点头。

  蔓菁这才注意到,方才与静虚师太交谈的那位男子也站在旁边。她转脸望去,只见那人容貌俊美,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身形结实,一看就是一个练武之人。那人见到蔓菁看了自己,回了一个极为客气的微笑,礼貌而温和。

  “出家人早已经剪断了世间尘缘,只不过我这侄儿每年都会上山来探望我这个出家的姑姑。蔓菁,这是我的侄儿钟郢谦。”说完又对钟郢谦说:“这是与我颇为有缘的一名弟子,沈蔓菁。”

  蔓菁微微欠身行了个礼:“钟公子。”

  此时钟郢谦却有些出神,站在他面前的女子,皮肤白皙,身姿轻盈。出水芙蓉般的清新气质,心里不禁一颤。然是自己约人无数,仍然觉得这个沈蔓菁让自己眼前一亮。回过神来,也执手回应:“沈姑娘。”

  钟郢谦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碧云山庄少庄主。其父钟裕德为人仗义,常常会对一些落魄的江湖人士伸出援手,久而久之,许多人便对他敬重有加,成为了一名极具名望的江湖人士。钟郢谦从小跟着父亲习得了一身的好武功,文武双全,年纪轻轻就颇有他父亲的气概。

  蔓菁一身清新的气质,不觉吸引了钟郢谦。迟疑了一会儿,他问道:“冒昧地问一句,沈姑娘是哪里人氏?”

  “家住宣州。”

  正欲再说些话,又感觉有些唐突,欲言又止,只好作罢。

  “郢谦,时候不早了,回去吧!”静虚师太打破了沉默,提醒他。

  “那侄儿改日再来拜访师太。”转身又对蔓菁道:“沈姑娘,再会。”

  蔓菁回道:“钟公子,再会。”

  看着钟郢谦离去的背影,蔓菁不由多看了两眼。总觉得这个名字听来是有些耳熟的,过了一会儿,才想起年幼时父亲曾告诉自己他年少时行走江湖居无定所,有时落魄不堪,曾得碧云山庄的庄主帮助,为此他对钟庄主感激不尽。后来遇到了母亲才南下宣州经商,结束了浪迹江湖的生活。不过他倒是偶尔会提起钟庄主,就连对少庄主钟郢谦也是赞赏有加。

  蔓菁心里想,若是日后再有机会一定要好好言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