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69章凌迟处死





  北疆的形势越来越好,客商们自然闻风而来,豆腐乳之类的自然就卖出去了。

  因为货物新鲜,很多客商还会拿不到现货,需要等几天才行。

  许元元看看天色,又开始预订活羊等,好等到天气凉了就开始卖羊肉,以及底料汤料等食物。

  生意好,赚的就多,她带来北疆的银子已经翻了两三倍,总算是没那么穷了。

  接下来,她打算养羊在这里做纺织作坊。

  这里羊多,还适合种棉花,这里的棉花棉絮特别长,纺出来的线也更好,很适合就地做纺织作坊。

  不管是做毛衣还是织布,都是一个很好的进项。

  在这期间,马尾村那边的甜菜成熟,种子都收起来一点也没浪费,马家三父子还在努力开荒,要把山地都整理好。

  她这里忙活着,北疆百姓的日子也终于获得了喘|息。

  秦钺把从谷家找来的赈灾粮食都拿出来,让蒙彬拿去接济那些日子过不下去的百姓。

  又开始趁着天气好修城墙挖沟渠修路修桥等,在民间招百姓来做工,好让百姓能赚一些钱财。

  百姓们日子好过了,也不会生事。

  这段时间外邦也较为安静,虽然也时有骚扰,但没有大规模的进攻,一切看起来都平静的让人难以置信。

  而谷家的消息到了京城,由太子在暗地里推动,引起了一批大臣的集体谴责。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对昊帝都有一种天生的敬畏。

  那是西秦的开国皇帝,开创了西秦国的百年盛世,让周围各个邦国一提起西秦就肃然起敬。

  这是一个开创者,也是一个伟大的君王,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是文武百官都仰望且尊崇的存在。

  要是谷家犯了别的错也就罢了,但他们身为昊帝的守陵者,却把牛头山搞得乌烟瘴气,打扰昊帝清净,这一点绝不能原谅。

  有人提议应该把谷家凌迟处死,以慰昊帝在天之灵。

  有人在这时候提出,谷家是怎么弄到了兵部粮饷以及户部赈灾粮食的,肯定有人和他勾结。

  这一问题几乎是直指梁鸿,但是梁鸿什么都不说,也不承认也不反驳,就等着皇帝定夺。

  朝堂上激烈的闹了三天,皇帝最终给谷家叛了诛九族,并把谷德昌和其父亲凌迟处死的处罚,又把军营中几个副将参将判了斩立决,至于其他人则是一个字都没提。

  他还给秦钺一个嘉奖的旨意,又让秦钺把牛头山清理干净,守卫牛头山的安全等。

  这一点让大臣们都有些气愤。

  因为梁鸿很明显参与其中,但是皇上一个字都没提,偏袒的也太过明显。

  下朝后,邱林很气愤。

  当时为了让北疆百姓重返家园能活下去,作为户部尚书的他,是竭尽所能筹措粮食,还把其他几个衙门的粮食给的迟了,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他也知道下面官员不干净,知道粮食会被侵吞一部分,但想想好歹还能有一半到百姓手里,也算是能给百姓个喘|息的机会。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些丧心病狂的会把粮食都侵吞了,再用高价卖给百姓,逼得百姓们卖儿卖女甚至饿死。

  这还是人能做出来的事吗?

  你们吃的肠满肚圆,却看着百姓骨瘦如柴,良心何安啊?

  出了宫,看到梁鸿坐着奢华的马车扬长而去,他差点追上去质问,却被武安侯给拦住了。

  “邱大人,何必呢,你就是上去了也打不赢他,平白被羞辱。”

  这件事又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口舌之争也改变不了任何结果。

  邱林怒道:“我也知道无用,但就是气愤,我读书十几载是为了报效家国,本以为当了官能畅所欲言为百姓谋福祉,却不想这官服却成了枷锁。”

  人都说官字两个口,却又哪里知道他这样的官员想说不能说的痛苦。

  武安侯劝慰道:“邱大人,生气也没用,公道自在人心,天理道义也终有一天会给那些人报应的。”

  邱林不这么认为,这天底下的事儿要是都有天理,就不会有那么多百姓被饿死了。

  武安侯也没多说,转身先走了。

  和亲王从宫里出来,看到邱林,微微点头,邱林很不给面子的扭头就走。

  和亲王摇摇头,又笑了笑。

  邱大人这脾气是真耿直,西秦国还有这样的官员,是幸事啊。

  而太子跟人商议着秦钺提供的情报。

  他在京中,知道的信息比秦钺更集中的多,第一时间便猜测到放北蛮等部落进北疆的事可能跟皇帝有关。

  而这背后的深意,莫非,和皇帝这些年迷信炼丹追求长生之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