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3章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





  许元元不知道秦钺这边在忙什么,只是心里有种很烦躁的感觉,对于皇帝的想法很是想不通。

  不过想想她在历史上看到过的昏君的各种行径,又觉得这位皇帝还不算其中的佼佼者。

  你看,人家最起码还会遮掩呢。

  许元元摇摇头,又去忙自己的事。

  经过村长跟长老以及村民们的商议,他们已经决定全村一起开作坊了。

  主要是他们看到许元元开作坊赚了银子,相信他们也能赚到。

  而且,他们也想赚的更多,走的更高更远。

  许元元说的对,要想走的更远,就得更强大,他们个人的力量有限,就得集合整个村子的力量。

  村民们以前日子过的苦,没什么见识,但是现在在外面做工的人多了,他们赚的多了见识的多了,自然能看到更多更好的前程。

  他们开始认识到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也想过的更好。

  有了追求,步子就大胆的多。

  村长跟大家说明白了,做生意肯定就有赚有赔,要大家都考虑好,万一赔了,他们的银子也都没了。

  “虽然这件事是元元提议的,但大家想清楚,元元是为了带着大家一起赚钱才提议的,她本可以自己赚钱的。”

  “如果到时候生意不景气,赔了或者是赚的少,谁也别抱怨谁也别往别人身上推,我们全村一起使劲儿才行。”

  村民们答应的很好,但是村长也怕他们后悔,干脆写了契约,让所有人一块签字按手印,又让他们回去想了三天。

  这三天里,村民们心情也很复杂。

  有的人也怕这一次会赔本,他们的本钱跟辛苦都没有了回报。

  有的人则是担心,万一真的赚钱了,到时候有人贪钱,不把银子都分给他们该怎么办?

  这么担心的大多都是年纪大的人,年轻人反而没有这么多的顾虑。

  他们还年轻,想的没那么多,只知道有机会就赶紧抓住。

  “爹娘,赔了钱再赚就是了,以前元元没开作坊的时候,我们别说拿出这些本钱了,就是吃饭都有问题。”

  “对啊,元元当时第一次做生意不也没想过绝对会赚钱吗,咱们现在这么多人一起干活,难道比她们那时候娘三个一块推着车子去镇上摆摊还难吗?”

  “元元娘三个那时候走投无路,只能去摆摊赚银子,那时候日子多苦啊,灵灵那么小的孩子都要跟着端碗洗菜,我们难道连个小孩子都比不上?”

  大家想想许元元当时的处境,确实是难,难得没有半点退路。

  但是人家三个女人硬生生的走出来了,人家都能走出来,他们有什么可怕的?

  很多村民被年轻人说服了,决定放手让年轻人去做。

  他们老了,从许元元开办作坊以来,他们看到了年轻人的活力,未来的一切终究是属于年轻一辈的。

  他们做不了什么,那就别拖后腿了,放手让年轻人去做吧。

  这样,他们村子走出来的读书人才不会被银子困住,才能走的更远。

  而他们村子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才能活的更好,最起码比他们要好的多。

  几个族老还怕有人看不开,挨家挨户的去问,一家一家的走,结果很欣慰的发现村民们早就想通了。

  做,拿出银子来做。

  他们靠山村不能祖祖辈辈的穷下去,他们就是要成为让整个山阴郡甚至整个西秦国听到都要竖起大拇指的好地方。

  村长带着村民们签订的契约来找许元元,开始了作坊的建设。

  首先便是商讨了每家每户出多少银子占多少份子的问题。

  村长说许元元出方子,所以应该多占。

  许元元也没多占多少,只是多要了一份,别的就不多要了。

  全村一百五十七户人家,每家每户出三十两银子,这就算是前期的投入了,然后按照户数,每家占一个份额。

  因为这几年村民们都在作坊里做工,要么就是种土豆地瓜还有别的出售,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存银,拿出来三十两并不困难。

  而因为这个规定,就有村民问,现在分家行吗,把家里成亲了的分出去。

  村长说可以,每年还会根据家家户户的不同情况调整份额,只要分家分出去了,并且在作坊里干满多少时间,再经过考核,就能再占一份份额。

  村民们都互相看了看,赶紧回去分家去了。

  之前还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的人家,也都赶紧分开了。

  虽然交的银子多,但要是赚了银子,分的也多。

  看到他们这个举动,许元元倒是没觉得哪里不好,只觉得欣慰。

  他们这样做,就要多交份子钱,他们这般不在乎,只能说明了对她以及对整个村子未来的信任。

  他们刚开始做,需要这样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