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年代文里的对照组第359节(1 / 2)





  顾文臻这个人,封辞之前跟云笙提过一嘴对他的印象,就是有些矛盾。

  而这个矛盾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客观来说,顾文臻小时候的起点其实比普通人都要高很多。

  但是呢,他小时候身体又不是很好。

  所以,他无论在顾家还是在文家都是众人关注的重点。

  通俗点来说,就是他得到了很多的宠和爱,还有纵容。

  顾家和文家对他又都是正向的教育。

  这样的经历让他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多了很多心软和同理心。

  所以,在他小的时候,他见到几乎被冻僵的云笙时会出声,希望他母亲去救下云笙。

  之后,他也能跟云笙玩到一起。

  这个时候,他的心里是没有什么阶级观念的。

  在那时候的他心里,云笙就是一个能玩在一起的小伙伴。

  然后,顾家落难了。

  顾文臻不得不跟着文疏雨去了外祖家。

  姑且不说他外祖家对他好不好的,顾文臻肯定是有落差感的吧。

  这样的落差感就是顾文臻矛盾性格的由来。

  而后来,顾文臻在外祖家的帮助下进了军营,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那个时候的他心里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和等级其实已经有了衡量。

  他内心深处其实是看不上南笙这样的村姑的。

  所以,他会给舒念他们俩能在一起的信号。

  如果不是文疏雨知道云笙的真实身份,一直坚持让顾文臻履约娶云笙,相信顾文臻根本不会记得青山镇上还有个小可怜未婚妻。

  当然了,人现实一点没有不好的。

  毕竟顾文臻也做了他认为对云笙好的事情,把南笙从南家拉了出来。

  对于顾文臻来说,他对南笙是仁至义尽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事实。

  但这里有个槽点。

  那就是,顾文臻他现在后悔了。

  他后悔什么?

  不就是后悔没有把当初的假结婚坐实吗?

  想想看,云笙现在背靠云家不说,自己在各处都是极有面子的。

  军总院的院长说见就见,说领路就领路。

  关键人家是一副给云笙领路是我的荣幸的乐乐呵呵的模样。

  满京城几个人有这样的面子?

  当然了,顾文臻后悔,肯定不单单是云笙身份上的变化,更多的应该是云笙本人的优秀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他。

  但不得不说的是,顾文臻在京城军区这几年,事业上并没有多大的建树。

  而顾家一直在走下坡路,急需要助力也是他后悔的其中一个原因。

  总之就是一句话,顾文臻对云笙未必没有动真感情,但他更加看重云笙身上的价值也是事实。

  这会儿,顾文臻看着布满繁星的天空就在思量,自己是不是要跟云笙表白一下心意?

  如果什么都不做,就这么放手了,他觉得自己会一直后悔遗憾的。

  刚刚的相处,他刻意表现得非常有主见,积极主动分析案情。

  可他觉得吧,云笙似乎并不欣赏认真搞事业的男同志。

  那他要从什么地方着手,能让云笙看到他的优秀呢?

  顾文臻双手揉了把脸,那就先从破了这个所谓的殉情案开始吧。

  什么男男殉情,他是一个字都不相信的,即使没有任何证据,他就是认定,这是一起谋杀案。

  现在他的优势就是封辞和云笙貌似都认定这殉情案没有疑点,等证据链完整了,就可以结案了。

  那么,这就是他的机会了。

  他一定会查出真凶,证明他的能力的!

  想到这里,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准备去找舒念问问白纸解析后的结果。

  今晚,他要比封辞和云笙先一步知道白纸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