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姐还是小学鸡第19节(1 / 2)





  江海军突然高兴地喊:“不馊,下雨天凉快,虾子馊不掉。”

  家婆奶奶又好气又好笑:“你当是下雪呢,还凉快,一会儿雨就停了。”

  可这回家婆奶奶猜错了,雨没停,一直下到第二天都没停。

  吃过早饭,江海潮她们顶着压力看完《新白娘子传奇》,外面还在下雨。

  她们只好拿出暑假作业老实写字。

  两个弟弟不能冒雨出去玩又不用写作业,净在旁边瞎捣乱。江海军在家还挺乖的,现在大概是觉得有靠山了,也原形毕露。最后俩小子被姐姐们联手揍的哇哇叫,这才天下太平。

  家婆奶奶完全没当靠山的意思,一点也没护着小的,反而埋汰他们:“活该,非得皮痒痒。”

  杨桃叹气:“今天钓不了虾儿了。”

  昨晚她们被勒令干掉一大海碗的海虾,刚开始觉得味道实在不咋地,后来江海潮突发奇想,像吃饺子那样蘸醋吃,感觉居然不赖。再加了辣椒酱和炸虾儿的香油和在一起当蘸料,更好吃了。

  就连家婆奶奶吃到后面都没再吭声。

  她们原本还想再接再厉的,蚊子再小也是肉,虾儿尾巴全是肉啊。

  结果雨连下三天都不见停,家公爷爷还特地跑田里去放了水,怕秧苗都被泡坏了。

  海军跟超超兴奋地从外面冲进院子:“姐,鱼,外面有大鱼。”

  家公爷爷穿好蓑衣拿着斗笠往外走,呵斥道:“赶紧回家,别在外面跑。”

  “不下了。”超超辩解,“雨都停了,爷爷,外面有大鱼。”

  原来不知是雨下得太狠,鱼塘漫了还是鱼喘不过气跳上了岸,居然游到了院子外的小水坑里。

  鱼是青鱼,还不小,加上酸豇豆能烧一大碗了。

  姐弟五人一扫不能出门的阴霾,个个吃的眼睛放光,连锅巴都泡鱼汤当零嘴吃了。

  家公爷爷的脸色却比天都阴,一直皱眉毛:“再这么下下去要不好了。”

  杨桃不明所以,嘿嘿直乐:“把鱼全都下出来才好。”

  虾儿蘸料虽然好吃,但怎么可能比得过鱼肉。

  家公爷爷狠狠瞪她一眼,吓得她立刻躲到了江海潮背后,等人走了才嘀咕:“下雨不用浇菜啊,不是省了他的事吗。”

  海音猜测:“鱼都跑了,虞凯他爸爸要急死了,他家承包大沟啊。”

  杨桃跟着犯了一回愁,不过大沟不是她家承包的,所以忧愁也就是忧愁一会儿,反正跟他们关系不大。

  结果她想的挺好,事到临头还是有关系。

  雨下了一个礼拜时,村里的大喇叭响了,大队书记一家家的进门喊人。

  要挑圩了,雨太大,圩埂扛不住,得加固。

  一家起码出两个劳动力,舅舅舅母不在,家公爷爷家婆奶奶全都得过去。

  第20章

  又只剩下他们了(捉虫)

  江海潮没上过圩埂,她对挑圩这事最大的印象就是每年冬天,她爸爸总要失踪几天,然后回家说腰痛。还有就是雨下的大时,放暑假前后,她要帮她妈一道搓草绳,这是用来做草包的。草包里装满了土堆在圩埂上,圩埂就结实了。

  家婆奶奶叹气:“又要塌层皮了。”

  都说人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挑担子到村里卖豆腐的都说,宁可夜夜起来磨豆腐也不要上三天圩埂,挑一回圩,人都要掉半条命。

  家婆奶奶在水缸里加了明矾。杨家圩村还没通自来水,雨下的厉害,从大沟挑回家吃的水都浑浊了,不多加点明矾沉淀,水都没法喝。

  姐妹三人完全理解不了她的忧愁,只保证在家一定好好喂鸡喂猪,不会让猪跑出去的。

  大队书记催的急,前脚人走,后脚只许家公爷爷家婆奶奶在家吃顿早饭就催人去村里集合,赶紧挑圩去。

  那位从镇里下来动员群众的干部拿着高音喇叭激动地强调:“乡亲们,我们必须要保住圩埂。只有保住圩埂,我们才能保住县城乃至省城。乡亲们,我们责任重大。”

  底下听动员的人不配合,不仅没士气高涨群情激昂,反而冒出风凉话:“管我屁事,城里吃国家粮穿皮鞋,我喝西北风穿草鞋,我保他祖宗十八代哩。”

  干部气得大骂:“圩埂倒了,第一个冲光你家。”

  大家这才哄笑着三三两两上路。

  江海潮她们一直等人走远,忙不迭地往小沟去。

  这个礼拜雨下下停停,家公爷爷家婆奶奶却始终不让她们出门。虞凯来家里找杨桃借作业时可说了,下雨虾儿更好钓了,他家现在都没人吃虾儿,基本全剪碎了喂鸭子。

  听的江海潮都想打他。他家不稀罕她们稀罕啊,这回她们想好了,虾儿不炸省得家婆奶奶说费油,直接放进灶膛里炕熟了,剥出来虾尾巴肉蘸料吃,多省事。

  三人走到岔路口惊住了。这才几天功夫,小水沟居然不见了。它的地势原本低,现在水漫出来,水沟根本瞧不见边,连大柳树都淹的看不到树干,垂下了的叶子全泡水里。

  七月风吹来,三姐妹齐齐打了个寒噤,江海潮喃喃自语:“这雨还真不小啊。”

  心里莫名不得劲。

  好在这点不快等她们回家看了两集《新白娘子传奇》又发现接下来还有《排球女将》时,顿时飞到了九霄云外。

  还烧什么午饭啊,早上的粥没吃完,正好凑合一顿中午饭。海军和超超有的玩连吃饭都顾不上,当然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