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姐还是小学鸡第100节(1 / 2)





  江海潮矢口否认:“当然高兴,走走走,赶紧去初中吧。”

  马上初中就放学了,他们家的饭铺可到了最忙碌的时候。

  四个人一跑到学校后门,便开始投入到忙碌的准备工作中去。

  中间4张课桌连在一起,就是打饭台,上面摆了五个大脸盆,里面装了毛血旺、酸包菜炒粉丝还有清炒菜苔和凉拌萝卜丝,汤依然是骨头汤,不过里面加的是菠菜。

  其中毛血旺作为荤菜独树一帜,5毛钱一勺,其他三个素菜都是两毛,汤依然按照一毛钱算。

  家婆奶奶还炒了腌菜作为小菜补充。酸溜溜的腌菜炒出来可真好吃。晚饭卖不完也没关系,还能给住校的学生配烫饭吃当夜宵。

  四人刚收拾妥当,放学的初中生就过来了。他们赶紧收钱的收钱,打菜的打菜,忙得不亦乐乎。

  等学生们散开,他们又忙着收拾桌子,准备刷锅洗碗。

  婆奶奶赶紧拦着他们:“行了行了,回家去吧。碗马上我来洗。”

  江海潮没坚持,只强调:“婆奶奶,你要用热水洗,可别生冻疮。”

  别看现在已经出了正月,冻疮这东西很诡异的。上个礼拜下了几场雨,陶静的手就生冻疮了。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晓得了。”家婆奶奶倒没犟这事。

  反正他们现在烧锅用的是稻子壳,不怕柴火不够。况且热水下油污,碗也洗的干净。

  江海潮忙忙碌碌的,还想再帮点忙。

  婆奶奶嫌他们在屋里碍事,随口冒了句:“你们要闲的慌,把菜浇了吧。”

  江海潮惊讶:“还要浇菜啊,早上不是浇过了吗?”

  今天是个阴天,没什么太阳。按照惯例,明天早上再浇菜更合适。

  虞凯已经笑哈哈地去拎桶:“姑奶奶不是让我们回家浇菜,是这边的菜。昨天姑爷爷锄的地,撒的种子。”

  江海潮跟着跑到屋外,看到山脚下新整出来的地,惊呆了:“婆奶奶,你们还在这边种菜啊?要种多少菜?”

  之前他们薅草那块田足有三分地。

  现在这一块地分了三垅,也有她家自留地一半大了。

  婆奶奶没好气:“还种多少菜呢?也不看看每天要吃多少菜。”

  江海潮小声嘀咕:“那你们家这儿种菜也不嫌麻烦吗?怎么下肥呀?”

  菜想长得好,可不能光指望浇水,要肥料的。家家户户的茅缸是干嘛的?就是用来积肥的。

  难不成到时候让婆奶奶挑着粪桶的穿街过来浇菜?那除非是深更半夜,否则肯定会被人骂死。

  婆奶奶瞪她:“说什么鬼话?不是有现成的肥料啊,学校没厕所吗?沤肥好的很。”

  现在后山也不是正经山林,没人管。旁边有沟,学校里有肥,不整出地来种菜,才真是白糟蹋东西呢。

  到时候菜种的好,他们也不用掏钱到人家买了。

  江海潮叹为观止,婆奶奶不愧是一分钱要分成三瓣花的人,多让她掏一次腰包都能要她的命。

  婆奶奶得意起来:“你们不是还要卖山芋吗?山芋种山上最好。到时候我们自己种出来,也不要去西山头换了。”

  海音却反对:“婆奶奶,不划算的。菜贵,西山头的山芋便宜,我们宁可种菜。不然我们还得花钱买菜。”

  江海潮哭笑不得:“你打算种一山的菜吗?你也不怕水土流失。”

  杨桃茫然:“什么水土流失?”

  江海潮挠挠头,她也讲不清楚。算了,种菜就种菜吧。要是他们菜种的好,烧出来价钱便宜,说不定能有更多学生过来买菜吃呢。

  几人赶紧拎水浇菜,后门口又走出两个学生,朝婆奶奶喊:“奶奶,还有菜吗?我们一人打5毛钱的。”

  婆奶奶惊讶:“你们还没吃晚饭啊?哎哟,真是的,只剩下腌菜了。还有饭吗?要不我给你俩炒个蛋炒饭吧?”

  两个姐姐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是的,我们吃过晚饭了,我们就是想打了明天中午吃。”

  婆奶奶这才认出脸,原来是住校的学生。

  也对,其他每天回家的小孩中午可以从家里带菜吃。但住校生一个礼拜才回去一次,能带什么菜?油炒萝卜干、炒腌菜,最多再加个小鱼干,不得了了。

  吃上一个星期,谁也受不了。

  没菜吃怎么办?去食堂打呗。但学校食堂连做生意的心思都没有,又能烧出什么好胃口的菜来?最多比小学食堂好那么一点点而已,起码菜里能看见油。

  但同样是5毛钱,在饭铺能打两菜一汤,哪怕每种分量小,也比食堂5毛钱一份的菜强啊。

  她们是不好意思让人家专门为了他们二三十号人再做中午的生意,所以突发奇想,觉得可以晚上打菜,等明天中午下饭吃。

  婆奶奶赶紧打鸡蛋:“那我给你们炒鸡蛋吃吧。等明儿晚上,我给你们把菜留着。”

  腌菜炒蛋做起来快的很,只几分钟的时间,两位姐姐便已经端着搪瓷缸走了。

  婆奶奶真犯愁了:“中午来不及哎,不然中午给他们烧两个菜也好。”

  她倒不觉得二三十个人的生意太小不用做,蚊子再小也是肉。何况这些小孩上学连饭都吃不好,多不容易呀。

  杨桃出主意:“要不,我们请修远大妈帮忙,给她付工钱,专门过来烧中午饭吧。”

  虞凯第一个反对:“要这样的话,修远大大家为什么不自己做这门生意?他家又不是没锅没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