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姐还是小学鸡第103节(1 / 2)





  她本来觉得差不多了,不必非得把人逼成陀螺,一分钟不叫歇。

  做早饭卖要起好早。再说一天到晚没个歇的时候,田里地里怎么办?

  她还想等农历三月二十二湖港上会场时,再多捞几只鸡仔回家,顺便养头猪呢。

  家里现在这么多摘下来的菜叶子,不养鸡不是白白糟蹋东西吗。

  可眼下也顾不了许多了,晚上不忙就早上忙吧。总不能什么都不做,起码没鱼虾也行。

  4个小孩都点头,确实,总得找出路。

  但江海潮有自己的想法:“婆奶奶,你不能煮粥卖,卖不掉的。”

  婆奶奶奇怪:“怎么不能卖,现在不是卖的好的很。”

  晚上的夜宵,两钢精锅烫饭都不够卖。甚至还有不住校家就在街上的学生,特地跑过来吃一碗烫饭再热乎乎地回家。

  江海潮认真道:“婆奶奶,不一样的。你看街上哪家卖早饭的卖粥?不好带的。你可以拿着饼到教室去吃,总不能端着碗回教室吃粥吧?”

  婆奶奶指着饭铺的桌子强调:“可以在这边吃完了回教室,他们晚上吃夜宵也是这么吃的。”

  虞凯难得有胆量反驳大姐:“有卖粥的,我爸去城里卖鱼,人家摊子上就有专门卖粥的。还有馄饨摊子,上回姨妈不也讲他家现在开始早上也卖馄饨面条了。不带走,在摊子上吃一回事。”

  江海潮眼睛瞪得老大,声音都拔高了:“不一样!一大早去摊子里吃汤汤水水的人不赶时间,可以坐下来慢慢吃。你早上去学校能这么悠闲吗?”

  当然不可能。

  哪个上学的小孩早上不跟打仗一样。尤其是空着肚子出门的,除了家里爹妈懒得烧早饭,就是家住的太远,根本来不及吃早饭。

  这样背着书包匆匆忙忙进校园的学生,怕迟到还来不及呢,能有空慢悠悠的跟晚上消遣时间一样坐在饭铺里慢条斯理地用一顿早饭吗?

  怎么可能?

  所以卖茶叶蛋可以,卖粥绝对不行。

  杨桃犯愁:“那该卖什么?”

  大姐说的有道理,可他们家也没人会做包子馒头,煮粥是最快最方便的。

  海音主动提议:“卖豆浆油条吧,我看电视上的人早饭都吃豆浆油条。”

  虞凯跟着点头:“对,以前湖港街上就有早饭摊子卖豆浆油条。我爸带我过来卖鱼的时候还买过呢。对了,还有炸油饼。豆浆可以用搪瓷缸打了到教室喝,配上油条吃。”

  他越说越兴奋,还比划着强调,“我们油条可以炸小点炸短点,这样吃起来更方便。”

  杨桃和海音都觉得有道理,拼命点头。

  江海潮却怀疑:“婆奶奶,你跟家公爷爷会炸油条吗?”

  她可从未见婆奶奶炸过。

  婆奶奶当然不会。炸油条也有讲究的,属于手艺活。

  况且婆奶奶一点也不觉得早上吃油腻腻的东西有什么好的。

  虞凯又脑洞大开:“那要不我们干脆卖豆腐吧?刚出锅的热豆腐好吃的很呢。反正都已经开始卖豆浆了,顺带的卖豆腐不是更方便吗?”

  婆奶奶都要忘了这是亲戚家的小孩,得悠着点,差点直接一巴掌挥上来:“哦,卖豆腐,生怕累不死人是吧?”

  所谓撑船打铁磨豆腐,单纯磨豆浆煮豆浆还好说,再做豆腐,那可得深更半夜爬起床,一夜都别想睡好觉。

  虞凯嘿嘿嘿,他也不晓得早饭有什么方便的吃的呀。

  江海潮附和婆奶奶:“是不能卖豆腐,不好抓在手里吃。”

  海音有了想法:“那我们卖粽子吧,里面馅儿,甜的咸的都行。”她还强调,“爸爸以前出差的时候不是说城里的店,一年四季都有粽子卖吗?”

  粽子配豆浆,有干有稀,倒是不错的早饭。

  但婆奶奶还是反对:“现在哪儿来的粽叶?”

  哎呀,真是的。

  海音小声嘀咕了句:“我看书上说,是用竹叶包粽子的。”

  婆奶奶哭笑不得,伸手指窗外的几根竹子:“竹叶?你看看这竹叶才多点大,神仙也包不起来粽子。”

  三月天,入春了,窗外花红柳绿,竹子一杆杆的长得是好看,但指望竹叶来给他们挣钱,那真是大白天说梦话。

  杨桃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唉声叹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要怎么来吗?”

  江海潮抓了把自己好不容易长出来的小辫子:“要不,婆奶奶你跟春英嬢嬢学怎么摊饼吧?我们不去江口卖,不跟她抢生意。”

  然而婆奶奶还是拒绝了。大概是因为本地人习惯吃大米,对面食兴趣一般,反正她真的不擅长做面点。她也不是没跟春英学过,可同样的材料摊出来,她做的真谈不上好吃。

  姐弟四人都相信婆奶奶说的是真的。毕竟如果她做的好,按照婆奶奶的个性,早就做给他们当早饭吃了。

  江海潮皱眉毛,突然间灵机一动:“对了,图书角,图书角有本书叫《早点大全》,就是教怎么做早饭的。”

  各班图书角的书都是实验小学的学生捐的,当真五花八门,有小人书有世界名著,甚至还有一本教人看病的书。这本《早点大全》放在里面一点不稀奇。

  她只匆匆翻过两页,没怎么细看,但印象中里面教的早点种类可不少。

  婆奶奶有自己的要求:“那你好好看看有什么是用米做的。早上肯定要吃米的,人不吃米哪有精神?”

  四人嘿嘿嘿跑出饭铺,往小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