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带着别墅穿八零第261节(2 / 2)


  如今才深知养活孩子容易,养好孩子原来这般辛苦。

  “我也不知道究竟怎样才是养好孩子,但我走过的弯路,我尝过的酸楚,让孩子们避开总是没错的。”苏舒就想,她小时候想的,应该也是所有孩子会想的。

  满足她的童年,应当就是满足家里三个孩子的童年。

  梁振国忽然停下车,一脚撑着地,一手扶着车把手,转身就用另外一只手揽着苏舒的一边肩膀,轻轻地拍了两下。

  

  第457章 散不了

  “你干嘛?”苏舒不明所以。

  “心疼你一下。”梁振国解释,“你小时候过的太苦了。”

  他小时候过得不如意,尚且还有吴家一家子疼,只是愁吃愁穿,家里穷,日子过得紧巴巴。

  但苏舒的苦,是苦在心里。

  “还是心疼心疼你自己吧,你可别忘了你说要给我买金粽子金饺子的,我看你还要攒多少年才能攒出一个金粽子给我。”苏舒挑着眉,“我小时候苦,但不妨碍我现在家财万贯富得流油。”

  梁振国收回手挠挠头,“苏老师,以后莫说我不解风情了。”

  两人先去了一趟副食品站,又去了肉站,买了些东西就走了,往人少的地方走了一趟,再出来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都全满了,苏舒臂弯里挎着的菜篮也满了。

  两人回到家的时候李老还没有到,倒是付明姝在院子里和几个孩子猫在菜地里摘草莓。

  几个孩子在那一笼地里翻红了的草莓,摘下来就全堆在付明姝手上了。

  “明姝姐姐你帮我们带回去给付起航吃哦~”梁志超叮嘱着,“要小心的放,重重的放会坏掉。”

  付明姝逗着三人,做出一副很伤心的表情,“都给付起航吃啊?那我没有啊?”

  “你也有!”梁志强道,“我们再摘的就给你啦~”

  “都有,都有~”一一把刚摘到的递了过去,“这个超大,给你呀~”

  苏舒提着东西都快笑岔气了,“付明姝你和谁来的?就你一个人吗?”

  付明姝回头看了眼,见苏舒和梁振国回来了,这才捧着草莓从地里走出来,解释,“我和我爸一起来的,我爸这会儿应该是去找肖力了。”

  说到这付明珠站了起来,耸耸肩,“如果顺利的话肖力中午也回来你这蹭饭。”

  “多一双筷子的事。”苏舒摆摆手。

  付明姝竖起三个拇指,“那就是多三双了,我、我爸和肖力。”

  “人多热闹,我外公一会儿也该到了。”苏舒并不在意多几个人吃饭。

  “我帮你一起洗菜。”付明姝从菜地里走了出来,一边道,“我这次来发现你家里多种了好多菜。”

  “是梁振国舅舅和表哥锄的地,几个孩子的想法一阵一阵的,一会儿说要种这个,一会儿说要种那个,舅舅和表哥看地不够,就把角落的地都翻了一下收拾起来种了,长得快的菜都的都能吃了。”苏舒道。

  长辈们看这么大的院子觉得空着浪费,农场这里买菜都要钱,就觉得多种一些也好,能省点菜钱。

  菜地的活苏舒是不管的,梁振国和三个孩子也不许她掺和,毕竟她是干出过把菜苗当杂草拔的事。

  听到院子的动静吴香兰也从屋里出来。

  中午家里吃饭的人多,要准备的菜就多,她出来帮忙也能快一些。

  天气热,三人用水管把水接到屋檐底下躲太阳。

  苏舒一边放水一边问付明姝,“肖力中午要是过来的话是不是代表他同意和你相亲?”

  “是这个意思。”付明姝点点头,“我爸的意思是肖力要是同意的话,以后就让我多和他相处相处,等我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就差不多可以结婚了。”

  “那你可不能考太远去。”吴香兰道。

  “嗯,我家里人也不太放心我去太远,所以我打算考市里的学校。”付明姝书说完回过头问苏舒,“你和梁振国有想考的学校吗?”

  “我的目标是京市政法大学,梁振国目标是京市财经大学。”苏舒道。

  付明姝又去问吴香兰,“你呢?有理想的学校吗?”

  吴香兰点点头,“我也打算去京市,我哥哥嫂嫂,还有周学军基本都去京市读书,我去京市有伴,我的目标是京市医科大学,我想当医生。”

  吴香兰说完以后反问付明姝,“你呢?”

  “我要去市里的师范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当老师。”付明姝应,然后道,“等你们去上大学了我可就没法像现在这样能经常来找你们玩了。”

  “我和梁振国上完大学肯定还会回来。”苏舒道,“你毕业以后不管是留在市里上班,或者也来农场,不是照样可以一起玩?”

  “说的也是。”付明姝又高兴了,“我要是和肖力真成了,就冲咱们大家的关系,别管以后我们各自会去哪里上班,我们大家的感情都散不了。”

  “是散不了。”苏舒笑,“而且你上了大学,也会结交很多新朋友。”

  “以后的事我可不知道,我就知道现在一想到要和你们分开那么远我就舍不得你们。”付明姝是家里最小的女孩,父母疼哥嫂宠,养成了直来直去的性子。

  付家和李家关系好,以前她和周知书他们多有来往,但是偏偏玩不到一块去,遇上了苏舒才觉得是真性情对上真性情,哪怕不是天天见面,但这个朋友也交得开心。

  付老、肖力和李老三个人是一起到的。

  苏舒在院子的柴火灶做饭,三个孩子特贴心,在轮流给她扇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