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章 围城(2 / 2)


到了县衙一看,处处张灯结彩,李继摆了下二十桌酒席,许多乔平的缙绅大户都被请了来。席间,李继大唱着山西的信天游,然后道:“乔平的溃堤已经堵住了。这多亏了云县令,王大人,景将军三位扶持我李某人。下官一定会上奏美言二位!”

王毅忍了半晌,豁然站起身道:“洪水还在城外咆哮,我没空听什么曲子。不做陪了!”便拂袖而去。

场面一时间很尴尬,李继低声骂了一句:“给脸不要脸。”景裕这时候也放下酒杯:“李大人,没想到你的脸面这么大,还给得起我们三个?”

她扑哧一笑,看李继闹了个大红脸。

景裕又拉起她的手:“这里的酒啊,菜啊,都是李大人给了我们脸面才吃得了的。云缨,咱们不要这个脸面了,走,大哥带你去外面吃去。”

她应了一声,跟着景裕走了出去。一出门,两个人都捧腹大笑起来――刚才,李继气得五孔冒烟,那脸红脖子粗的,简直像个狒狒。

笑完了,景裕牵了一匹马过来,给她披上蓑衣。她翻身上马,和他并辔而行:“景大哥,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会派这种人来乔平当县令?”

“县令有什么难当的,大多数这样的地方官,都想的是捞钱。上下伺候好了,那就万事妥帖了。像你这样清白的好官……算是武陵之福了。”

“廖赞了,廖赞了。”

“只可惜名花有主了。”

“……景大哥,咱们能不说这事么?”

“云缨,”景裕笑了笑,眼风扫过来:“我十六岁就在外带兵,这十年来就没看过女人长什么样。难道还不能觊觎一下你?”

她赔了个笑:“……名花有主,名花有主。”继而甩了甩鞭子,催马儿快跑。说真的,景裕时不时的示好和暧昧的语气,真的考验她弱小的心灵。她决定等水患消停了,给他好好教育一下:朋友妻,不可欺。

七天后,她照常三更起床,去往河堤上督工。却看汤恩和跑过来,小声告诉她:李继四天前将一封说“黄河水患大治,河清海晏,时和岁丰。”的折子递了上去。陛下看了之后大喜过望,说李爱卿“年轻有为,是国之栋梁!”

云缨呵呵。对于这种滥竽充数邀功报喜的事情,只能呵呵。

王毅说的很对:两个县的黄河大堤居然在这种人的管辖范围之内。实在是……哎,太倒霉了。

等到王毅过来了,她问道:“王大人,你和李大人倘若意见不合。那么谁是有决定权的?”

王毅思索了一会儿,道:“我和李大人彼此一半吧。陛下本来就不可能将这么大的事,交给一个人全权负责。”

她无语望苍天,半晌对王毅拱手一辑:“大人,下官觉得:必要的时候,要能有个人压制李大人擅作主张。”

王毅沉默了,拉她进了临时搭建的帐篷。道:“实不相瞒,李继已报了喜功。你我再说水患未治。怕是工部那一关就过不了。”

云缨严肃道:“大人。李继此人胆小如鼠。到了危急关头,想的都是自保。下官担心他刚愎自用,妨碍了正事。”

她现在铁了心:哪怕让郑君琰替她出面,也要压一压这李继。否则天灾人祸全了,指不定出啥事。

王毅犹豫半晌,问道:“云大人,你在朝中可有人帮衬?”

因为冷寒替她隐瞒身份,履历上她只是翰林待诏。此刻,她也不隐瞒人脉关系了:“下官和梁王殿下是莫逆之交。”

回去之后。她连夜赶了一篇奏折,将乔平县的水患实情上报。同时请求陛下赐予她一方尚方宝剑。同样的奏折,还抄了三份,分别给:郑君琰,冷寒,邱浩然。一个亲王,一个吏部尚书,一个丞相。三重保证。

妈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当她属兔子呢!

雨还在不停地下。因为黄河形势危急,王毅做主,将治河总督署搬上了黄河大堤。还带人日夜轮班,巡视乔平城外的大堤。每日都穿的厚厚的出去,淋个湿漉漉的回来。还有的时候,半夜三更还去大岸上探查水情。

这日卯时,王毅忽然来找她。心知有事不妙,上前道:“王大人,找下官何事?”

王毅啐道:“还不是那个李继!今天我跟他说,形势万分危急,黄河灌进县城是迟早的事情!让他通知城内的大户转移。但是李继居然跟我说:这是危言耸听了吧?我日他个祖宗!”

云缨也无语。抬头看雨水顺着顶棚的漏进房中。他们每夜就睡在这地方,外边是滚滚的黄河水,夜夜伴随着咆哮的潮声入眠。而李继还在县衙弄戏班子,日夜折腾什么庆功宴……妈的!人比人,真是气死个人!

她冷冰冰道:“王大人您放心……下官明日就让景将军帮助城内的大户转移。粮库也转移!”

转身,她将今日刚送过来的尚方宝剑拿了出来。汤恩和委托景裕用了飞鸽传书。居然只用三日就拿到了这方宝剑。

她就不信治不了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