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第212节(1 / 2)





  这人一下子给愣住了,这路平整了,咋还没修好?

  啥厂?啥水泥?

  可你管啥是啥,有活干就是有钱拿,大家是巴不得呢。

  二月中是轰隆隆的盖起了水泥厂,昭州城外有黏土,石灰石山在北面,离着南城门外远,要是不走城里那就得绕路一大圈,走城里进,可是出来进去的狼烟地动的,那些家里情况好的还嫌压坏了城里的路。

  顾兆在意效率,才不管这些说闲话的,当了一回糊涂官,就当没听到,直接让开了城门运石灰石进厂烧制。

  百姓们是乐的高兴,尤其是修路的,能省一些力气多好。可昭州城里的小商贾们便唉声叹气抱怨连连,说是那些干活的整天从城里穿来穿去,如今一些小姐夫人们都不敢上街了,那他家这生意做给谁?

  新上来的大人怎么乱来,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可这一搓人还没拧成一股绳,找大商贾商量个对付之策,先被大商贾给按下去了。

  “顾大人修路是好事,一个个叫喊连天干啥,就你家那生意,没修路运石头前,也没见什么小姐夫人天天往你店里头钻。”又不客气呵斥回去的。

  也有乐呵安抚的,“莫动怒莫动怒,和气生财,顾大人说了,这昭州城外的路修好了,之后就修咱昭州城里的路,咱们做买卖的让一让利,忍个两三月便好了。”

  又不是真因这拉石头送南边把生意耽误完了,不过就是以前一月盈利四五十两,如今盈利三十两的关系,先紧一紧吧。

  “没看林老爷光是捐粮捐钱加起来也有三千两银子了。”

  抱怨的听了林老爷出的银钱数量倒吸了口冷气,“这般多?那林老爷也甘心出吗?”嘴上这么说,那是给林老爷面子,面上心里明晃晃的想这不是傻子吗。

  还真听新来的官的话了。

  中小商贾讨不到上头大商贾的好,都让他们忍,回去了一肚子的牢骚。

  “陈家那么霸道的人家,怎么就不管了。”

  “不知道吧,陈老爷的大儿子去容管了,听说是给顾大人办事的。”

  “这林老爷捐粮捐钱,李家陈家去容管帮忙,咱们这新来的大人到底干了啥啊?”

  小商贾们百思不得其解,只能一张张烦躁的脸,忍了城中来回运石头。

  “这石头这么大,怎么修路?别把人绊一个跟头。”

  “谁知道咋修,说是水泥,这水泥从去年嚷嚷到今年,谁见过?莫不是新来的胡乱编排起来的,还说要给城里修路,哄得那些大老爷个个听话,我才不稀罕走这泥啊水啊的路。”

  “就是,谁稀罕啊,呸晦气。”耽误他家做买卖。

  播林府县。

  陈家大郎绕了条道,没直接去容管,先跑到播林去了。他家不如李家急,毕竟容管县令可是李家的姑爷,李家被顾大人记上了,那自然是恨不得插了翅膀飞到容管去办事,所以走的是昭州直接到容管的路,近。

  陈大郎耍了个小心思,他总觉得爹被新大人给迷了眼,灌了不知道多少迷魂汤,反正是出人出力出钱,还口口声声的让他们敬重顾大人,不敢造次。

  啥啊。

  陈大郎不服气,面上答应他爹,实际上老觉得新官就是嘴上花花,他爹年纪大了,指定是被骗的。自去年说是修路,修什么水泥路,更别提还说让他们陈家有段功德路。

  路呢?

  毛都没见到。

  陈大郎心里不服,可胳膊拧不过他老子的大腿,这次借机去容管办事,非得拆穿了新大人的谎话,他心想,播林是最早修路的,这都半载多了,没修个囫囵完整,总有十来丈吧?

  他得见见那水泥路到底长啥样。

  要是没有——陈大郎冷笑了声,他非得告诉他老子,让这嘴花花的新官狠狠栽个跟头!

  陈大郎是出了昭州城,因为这边到处修路动工,怕有人瞧见他没去容管去了播林回头跟他老子告状,便骑着马绕了小路一圈,给走的迷糊,按理是该到了播林了,入眼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

  啥水泥路啊,没瞧见。

  果真是骗人的。陈大郎带着随从一骑就是大半天,眼看天麻黑了,赶夜路也不安全,随从说大爷,前头有个村子,咱们去借宿一晚。

  便赶马到了前头村。

  这村里人见外来脸生的都是戒备,陈家随从报了陈家名,又给了些银钱,这些村民才松了戒备,邀请三位进院子坐坐歇息。

  陈大郎问:“老丈,这里是不是播林府县?”

  “你们去播林啊?你们走歪了。”老丈回,站起来指着方向,“你们明个儿从我们村后头绕,走个半天——哦,你们骑马啊那就快了,很快就能见到通天路。”

  “啥通天路?”陈大郎问。播林一个府县,还有什么通天路?

  这名字起的大,昭州城都不敢这么叫。

  老丈笑的脸上皱纹都簇起来了,嘴里门牙还缺了一豁,可浑然不在意,高兴说:“那条路啊是我们这么叫的,听说是什么水泥路,可那么好的路,平平坦坦的,我活了这把年纪是再也没见过这般好路,那水泥路叫低了……”

  一条路名字还有高低之分?

  陈大郎不信,这老丈一辈子活在乡土村子里,能见过什么世面?这水泥路能有昭州城他陈家门口青砖铺的好?

  老丈见陈家人不信,也不辩驳,明个儿啊去瞧见就知道了。

  他活了大半辈子了,从未走过如此的路,年前时下了几场雨,雨水一冲刷更是干净,没有石子,没有坑坑洼洼的泥坑,走到上头平坦,不会污了鞋袜,多好的路啊。

  听说到时候闲了还会修村道,村道没有县道宽,可一想到村里也能修如此的路,老丈是高兴的饭都能多吃两口,要是村里路通到大路上了,那以后孩子们田里干活,他能背着菜去府县里头卖,走在上头轻快,多好啊。

  陈大郎不信,在农家和衣将就睡了一晚,第二天起了大早,打马去播林府县里头再吃,这农家的饭菜他吃不惯,都是杂粮喇嗓子——

  “大爷,你瞧,前头是不是那老丈说的通天路?”随从眼底都是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