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章(2 / 2)


  而且,三娘越没气力,文帝心情越好,身心舒爽的那个样儿,傻子都能看得出来,三娘缩在他怀里,心里忍不住琢磨,莫不是这厮会什么吸阴补阳的法术,趁着那事儿吸了自己的阴气,若不然,自己怎么浑身无力,他却分外精神呢。

  文帝抱着她进了西边,西边原先本来用作三娘的书房,可三娘不乐意在西边儿屋里,画画都关在自己寝室里头琢磨,她觉着在寝室里有感觉,这次挪回来,文帝便吩咐把西间收拾成了洗澡的地儿。

  三娘今儿早上洗澡的时候还纳闷呢,这会儿才想明白,这厮根本就是为了方便他自己,从那边外间屋穿过明间走过来很是便利,不用再跑到院里的厢房里,省了不少麻烦。

  四角的炭盆子烘的屋里暖和非常,即使三娘身无寸缕也没觉着冷,给文帝抱着坐在偌大的浴桶里,三娘跟没了骨头一样,软绵绵靠在他怀里,眼睛都不想睁开,别说伺候文帝沐浴了,她自己都一动不动。

  文帝心情正好,想着自己还没给哪个女人洗过澡呢,兴致上来,把三娘拢在怀里伺候上了,先给三娘洗了头发,用帕子拢在发顶,接着是身子,从上至下,洗的异常细致,三娘一开始真没觉着如何,可后来真感觉出舒服了,虽说给他有意无意的吃了不少豆腐,总的来说,文帝伺候人的水准绝对属于上等。

  洗完了还附带按摩,沿着她的肩膀脊椎后背,一点一点按揉下去,力道不轻不重,舒服的三娘忍不住放松再放松,有一种做sp的感觉,以至于洗完澡本来绵软困倦的三娘精神了不少。

  外间屋早收拾的十分妥当,炕上的褥子都换了一茬儿新的,炕桌上摆了酒菜,文帝把三娘搂在怀里,筷子都不让她动一下,当个乐子似的,一口一口的喂给她。

  既然他想伺候人,自己就可劲儿的满足他呗,谁让他犯贱呢,三娘真就不动了,挺享受的让他伺候,咽下嘴里的菜,冲桌子一边儿怒了努嘴吐出一个字:“鱼。”

  刚皇上这一番,整折腾了半天儿,孙嬷嬷估摸今儿再不可能折腾了,这吃饭的时候才留了两个宫女在一边儿伺候着。

  本来皇上吃饭有很多规矩,皇上是不用动筷子的,想吃哪个了,眼神一过去,伺候的人就得夹过来,虽在宫外规矩少些,也没说皇上自己亲力亲为的,偏文帝这会儿就想体会一下百姓两口子的日子,不仅自己吃饭,怀里头还伺候这一个祖宗似的三娘。

  他自己根本一口没吃,夹过来的菜都进了三娘的小嘴儿,就这儿还不满意,还要吃鱼,文帝这辈子打生下来,鱼是吃了不少,可就没自己摘过鱼刺,伸筷子过去,想扒开鱼刺,夹筷子鱼肉,可没想到费了半天劲儿,鱼刺是扒开了,鱼肉也成了泥,夹都夹不起来,一条鱼给文帝夹的乱七八糟惨不忍赌。

  文帝啪一声把筷子放在桌上,低头一瞧怀里,三娘眼睛都弯了起来,嘴唇儿抿着,可唇角却扬着,一副要笑不笑的样儿。

  文帝本要恼的,一瞧她这般,却笑了起来:“坏丫头,想瞧朕的笑话是不是?”

  三娘只是不说话,却那唇角又往上弯了弯,文帝点了点她的鼻子道:“朕断不能让你这丫头瞧了笑话去。”扭头吩咐:“再做一条鱼来。”

  宫女忙传了话出去,说起这灶房里的上灶的还是三娘的熟人,正是御膳房里刘方的徒弟的,周大福。

  这周大福上回从三娘这儿回去,跟他师傅刘方原原本本一说,他师傅叹了口气,跟他道:“这便宜没说都让你一个人儿占了的,这会儿你怕她将来成不得事儿,跟了她恐没着落,你怎就没想过,若人都知道她能成事儿,跟前上赶着卖好儿的不定多少呢,能轮的上你小子,正是如今这般你凑上去,将来才有你的好处,你呀,就是算计的太精了,需知道这人要是太聪明了,反倒容易误了自己。”

  过后周大福想了想,觉着师傅的话在理儿,这好坏前程是得赌上一赌的,赶上这次文帝把三娘挪回了前门大街的宅子,让小德子去御膳房唤个人去使唤,周大福给小德子塞了自己过年时得了两颗金瓜子,得了这个差事,既出来了又怎会不精心。

  这会儿瞧见孙嬷嬷进来,周大福忙着迎了上去,心里却也敲鼓,暗道,莫不是自己做的菜出了什么差错,迎着孙嬷嬷进来,让打杂的小太监捧了灶上熬的姜汤来道:“雪停了,这天却更冷起来,冻得人手脚发寒,嬷嬷先吃一碗姜汤去去寒气。”

  孙嬷嬷接在手里却没喝,忙道:“你别忙乎这个,万岁爷吩咐让你再烧一条鱼端上去。”

  周大福忙道:“是先头那条鱼不对万岁爷的口?如今还要嬷嬷指点一二才是。”

  孙嬷嬷忍不住笑道:“你这小子真是老刘头教出来的徒弟,比猴儿都精,得了,瞧在你师傅的面儿上,嬷嬷就指点一回,不是那鱼不对万岁爷的口,是那鱼的刺儿太多,你自己瞧着做吧,快着点儿,别误了事儿。”

  周大福听了,忙让小太监把缸里头养的活鱼捞出来一条,想了想,得了个主意,没一会儿新做的一条红烧鱼就上桌了。

  三娘是安心要看文帝笑话的,见鱼来了就说要吃,文帝只得伸筷子夹,这一夹文帝心就放下了,瞧着还是一整条鱼,里头的鱼刺却早已剃了出去,故此他一夹就是一大块鱼肉,塞进三娘的小嘴里,还笑着问她:“还吃不吃?”

  三娘早吃饱了,之所以在这儿等着,就是为了看文帝的笑话,这会儿笑话看不成了,还吃什么,摇摇头,掩着小嘴打了个哈气。

  文帝这才让把桌子撤下去,低头瞧了瞧三娘,困得小脑袋都耷拉了,文帝想起之前的事儿,心里难免还有些猜疑,凑到她耳边儿道:“以前如何朕不追究了,可往后三娘得好生在这宅子里待上几日,等着朕接你进宫,不许再往外头逛去,更不许再见朕的皇叔。”

  三娘这会儿困死了,就想赶紧睡觉,文帝说的什么 ,她根本就没听进去,反正,他说一句,她应一句,答应他又不会少块肉,做不做就另说了。

  三娘这一觉直睡到早晨才醒,不是自然醒,是给一阵一阵的惨叫声吵醒的,那叫声惨的人直起鸡皮疙瘩。

  三娘坐起来,惨叫声更清楚了,一声不落一声,听在耳里都慎得慌,拨开帐子,孙嬷嬷忙着走了进来伺候洗漱,三娘却指了指外头问:“外头什么人叫唤??”

  文帝得上早朝,寅时不到就起来了,临走前交代:“把外头院里那些人先拖到暖和屋里去,每人灌一碗姜汤,给她们些吃食,待到了辰时,拖到里头院子里来打二十板子,给朕狠狠的打,不许留情,更不许堵嘴。”

  那些人在院子里跪了半宿早都冻僵了,还说得活活冻死,不想又给拖进了屋里,还给了姜汤吃食,几个人那冷透了的心,又缓过来不少,琢磨着兴许还有活命的机会,却眼瞅日头升起来了,又给拖到了里头院里,一通板子打下来。

  上回的伤可还没好利落呢,这板子下来,那疼的,能不叫吗,叫出声儿跟杀猪的似的,三娘不醒就怪了。

  孙嬷嬷答应道:“皇上说,那几个奴才未伺候好姑娘,打死都不冤,却念在他们好歹伺候了姑娘一场,留条命,赏了二十板子。”

  三娘愣了愣,继而就明白了,死变态这是杀鸡儆猴,实打实是打给自己看的,就为了吓唬住自己,当她是耗子胆儿啊,随便吓吓就能吓住,再说,外头那些人跟自己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就是打死了,到九泉之下阎王殿上诉冤,也没自己什么事儿,冤有头债有主,都得记文帝头上。

  想到此,三娘点点头:“那就打吧 !”不对,忽然想起守财来,忙问:“守财呢?也在外头,?”

  孙嬷嬷目光闪了闪,暗道,都说守财傻,就一个心眼儿,如今瞧来,果真是傻人有傻福,姑娘这么个人,就没瞧她在意过什么人,就是救了她的邹瑞,也只是面儿上的事儿,可就守财,姑娘是真当了跟前人,只不过姑娘在意也没用,守财的罪过最大,姑娘每回往外跑都是他跟着去的,还留着命,就是万岁爷开恩了,这顿板子他躲不过。

  却怕三娘出去救守财,便没言语,三娘一见她的眼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文帝既让拖到内院来打板子,就是打给自己看的,自己便出去也没用,她谁也救不了,守财也一样。

  三娘忽觉憋气,她想大喊,想把文帝拽过来按在地上揣一顿,或者,也让他尝尝挨打的滋味儿,可这些只能是想想,这是个君权至上的社会,在文帝眼里,人命比蝼蚁还不如,莫说守财,就是自己也一样,所以她得跑,必须的跑,脱离开他,自己才有可能过自在日子。

  这么想着,三娘忽就想到了一个主意来,或许自己可以下药,不是说古代有种蒙汗药,下到水里,人喝下去就倒了吗,要是这院里所有人都倒了,自己想跑还不容易,可这蒙汗药从哪儿弄是个大问题,自己得好好想想。

  还没等三娘把蒙汗药弄到手呢,转过天儿文帝又来了,文帝这回来的更早,三娘都怀疑,他是一下早朝就过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敏感,瞧着文帝今儿不大对头,脸上瞧着倒跟昨儿没什么差别,可就那目光,三娘总觉着有股子阴测测的味道。

  三娘开始还警醒着,后来跟文帝吃过了晌午饭,就渐渐放松了,想来是自己多想了,这厮本来就没笑模样儿,成天跟谁欠他钱似的,那目光常年累月都是阴测测的,估计是当皇上的职业病。

  吃了晌午饭,三娘琢磨他是不是又得把自己往炕上带了,貌似这厮见了自己没别的追求,可今儿她就想错了,她刚咽下一口茶,就听文帝缓缓的开口了:“这会儿日头正好,老在屋里带着也无趣儿,既三娘总想往外头去,不若今儿朕陪着三娘出去逛逛,也散散心……”

  作者有话要说:今儿没码出来,昨欠的三千,明儿还成不嘻嘻

  ☆、第 60 章

  三娘奇怪的看着他,貌似昨儿他还说不许自己出去,为这个还恐吓了自己一顿,守财那屁股都打成烂桃儿了。

  三娘是这么想的啊,没亲眼看见,她是想去来着,可不让她去啊,跟前有个孙嬷嬷守着她,想出这院的门都难,真成蹲监狱了,蹲监狱还能放放风呢,她连放风的机会都没有,这明显是得了文帝的话儿,要看住自己,不然也不至于这么眼巴巴盯着,还想弄蒙汗药,出这个院都费劲儿。

  却哪想到今儿文帝主动提出要出去,这是抽什么邪风了,有时候,好事儿来的太快,也让人怀疑,更何况,就算出去身边儿有他跟着,有个屁用,啥也干不成,又琢磨,别是这厮试探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