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节(2 / 2)


  几人说了会儿话,徐幼珈看太子妃露出疲态来,忙起身告辞:“时候不早了,娘娘这里事务繁忙,我就不耽误您了。”

  太子妃看看时辰,唤了个宫女过来,“如锦,你送徐四姑娘出去吧。”

  萧恒也起身告辞,三个人出了殿门,走了一段,萧恒道:“正好我也要出去,顺便送徐姑娘就好了,如锦姐姐回去吧。”

  如锦迟疑了一下,停下了脚步。

  徐幼珈跟在萧恒身后,低着头默默地走着,突然感到身边多了一个人,抬头一看,才发现萧恒不知何时已经走到她身边来,见徐幼珈看他,嘴角一扬,露出一个讥诮的浅笑,低声说道:“小师叔是个笨蛋。”

  徐幼珈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瞪着眼睛想要反驳他,又想起他可是皇孙,太子殿下唯一的儿子,堂堂的郡王爷,不是自己能骂的,直气得脸色涨红,鼓着脸颊又不敢开口。

  萧恒的目光越过重重宫殿,看向虚无的远方,叹道:“留在外面做个闲云野鹤多好,逍遥自在,无忧无虑,他偏偏要回到这波云诡谲的朝堂上来,有些人是想走走不了,他却上赶着要进来。”

  徐幼珈茫然地看着他,他的语气萧索,目光悲凉,一点都不像个养尊处优的皇孙,也不像十二岁的小少年,反倒像饱经风霜的落拓之士。

  萧恒看她刚开始气鼓鼓地瞪着眼睛,敢怒不敢言,随后又是不知所措的茫然,心情突然变好,眨眨眼睛,道:“怎么样,吓到你了吧?还敢做别人的小姑姑吗?”

  他风格突变,一眨眼又变成了淘气小子,徐幼珈更是茫然了,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他,刚才那沧桑之感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萧恒不再理她,负手走在她前面,带着她去了宫门处。

  春叶正是等得心焦,不知道自家姑娘在里面是个什么情形,眼见徐幼珈走了出来,忙迎了上去,“姑娘,你还好吧?”

  徐幼珈笑道:“没事的,等着急了?”她回身看去,萧恒已经不见了身影。

  第39章

  徐幼珈和春叶坐着马车回了徐府, 刚进二门就看见母亲站在哪里,徐幼珈忙快步走过去, “娘,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在屋里待着。”

  顾氏一整日都在提心吊胆,娇女儿还小, 又从未去过东宫那种地方, 皇宫大内住的可不是普通的达官显贵,一不小心触怒贵人, 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她等得心焦, 在屋里根本就待不住,走着走着就到了二门这里,在此处徘徊了半天。

  眼见徐幼珈回来,顾氏拉起她的手, 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一番, 确信自己的宝贝女儿毫无损伤,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她拉着徐幼珈的手, 一边走一边问道:“娇娇,没遇到什么事吧,东宫的人可还和善?”

  “没事。”母亲定然是担心她被人为难, 徐幼珈笑道:“太子妃特别好,很是温柔,和娘差不多。”

  “胡说。怎么敢拿娘和太子妃比。”顾氏知道她没受罪,悬了半天的心这才掉到胸膛里, 不过,只片刻,她又有了新的忧虑,“你说太子妃对你很温柔,她不会是想要把你……”

  徐幼珈知道她担心什么,忙道:“不会的,太子妃娘娘说了,我是个小孩子,和她的儿子差不多大的。”肃表哥和太子的关系是机密之事,她虽然猜到了,也从太子妃口中亲耳听到了,但是,却不敢告诉别人,就像肃表哥那日说起自己儿子的事时嘱咐的,就算是娘亲也不能说。

  顾氏这才彻底放了心,眉开眼笑地看着徐幼珈,“可不是个小孩子嘛,我的娇娇还小呢。”

  大太太王氏听闻徐幼珈回了府,忙跑到二房来探听消息,可是,顾氏和徐幼珈对她都十分冷淡,大房此招实在是用心险恶,她们已经不想再虚与委蛇了,大太太坐了半天,连徐幼珈有没有见到太子都没有探听出来,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不过,她也不急,反正,如果太子真的看中了徐幼珈,她难道还能逃得掉?

  王氏没疑虑多长时间,下午,太子妃就派人送来了一套祖母绿的头面,说是和徐四姑娘甚是投缘,特别赏她的。徐府中顿时热闹起来,王氏盯着那套头面眼睛都直了,哎呦,这套头面得值不少银子吧,瞧瞧那颜色绿的,沁人心脾,她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首饰,不过,这不是正说明,徐幼珈肯定会进东宫了嘛,真是太好了,今晚,他们就可以提出过继的事了,早点定下来,早点拿到顾氏的财产。

  徐幼珈心中也有些不安,委实是这套头面实在是价值不菲,从钗、簪、分心,到耳坠、手镯,无一不精美,太子妃这手笔也太大了。不过,对上顾氏惊疑不定的眼神,她还是努力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娘,太子妃那可是将来的国母,什么好东西没有,咱们看着奢华,也许在娘娘的眼里只是平常呢。”

  顾氏想了想,也暗笑自己小家子气,嘱咐徐幼珈把这套头面收好,千万不能磕着碰着。

  徐幼珈看着春叶把这套祖母绿的首饰收好,抱着小梨花去了青竹院。

  “肃表哥。”一进书房,屋里暖烘烘的,周肃之早就猜到她会来,提前就加了两个炭盆,免得她来了怕冷。

  小梨花自己跑到炭盆旁边卧着,周肃之帮她把斗篷解下来,“娇娇,去了东宫见到太子妃了吗?”

  徐幼珈点点头,“肃表哥,太子妃说了,太子殿下是你的师兄。”

  “娇娇是不是早就猜到了?”周肃之笑道。

  “猜到了。”徐幼珈眨眨眼睛,“太子妃还说,肃表哥小时候在东宫住过一段时间的。”

  周肃之愣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面色有些羞窘,耳根略略发红,黑眸转向一边,不再看徐幼珈,“那是很小的时候,师傅要去东宫给师兄调理身体,我就跟着去住了几天。”

  徐幼珈从未见过他这个样子,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饶有兴致地紧盯着他,又坏心眼地加了一句:“嗯,太子妃说了,肃表哥当时扮成一个小宫女的样子,穿着宫女的裙子,俊俏可爱,很多小内侍喜欢你呢。”

  周肃之的脸更红了些,大手握拳,手背抵在唇边轻咳了几声,赶紧岔开了话题,“娇娇,听说太子妃给你送了一套头面来?”这事在徐府都传遍了,他在外院都听说了。

  说起这个,徐幼珈才想起自己来青竹院的目的,“肃表哥,那套头面是祖母绿的,做工又十分精美,一看就价值不菲,这会不会太过……”

  “无妨,娇娇尽管收下。”周肃之的神色恢复了淡然,太子妃这样做,一是告诉徐府众人,她喜欢徐幼珈,这样徐府就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欺负她,二是,太子妃定然察觉到了他对表妹的不寻常,赏了表妹贵重的首饰,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当初,他在买下来的废宅中挖出的惊世财宝,绝大部分都送给了师兄,要知道,培养势力那可是个烧钱的事,就是太子也不是那么轻松的,有了他送上的这一大笔财产,想必师兄已经是游刃有余了,前阵子师兄还专门来见他,说是让他写信去苏州,把留在家里的孩子送到京都来。

  徐幼珈见他神色平淡,完全不把此事放在心上的样子,也就不再纠结了。

  用过晚膳,顾氏和徐幼珈去了寿安堂,徐琇一脸艳羡地看了看徐幼珈,东宫啊,太子殿下啊,这些她想都不敢想,要是徐幼珈真的进了东宫,将来不就是皇妃了吗。她虽然最怕像生母杜姨娘那样做妾室,但若是皇家的妾室,还是不一样的,可惜,她已经和王继业定了亲,此生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徐瑛坐到徐幼珈身边来,担忧地看了她一眼,低声道:“你去东宫见到太子殿下了?”

  徐幼珈摇摇头,“没见到殿下,太子妃很和善,问了我几句家常的话,没说什么。”

  “那太子妃是什么意思,太子殿下都已经年过三旬了,你可不能糊涂了。”徐瑛在她的胳膊上轻轻掐了一下。

  徐幼珈笑着躲她的手,“太子妃娘娘和我母亲的年龄一样,她说我和她的儿子差不多大,她看我就是看小辈。对了,你这额头怎么还没好啊,是不是那玉雪膏不管用?”隔着薄薄的刘海,还是能看见红红的一条疤。

  徐瑛摸了摸额头,“管用。我是按照你说的,等结了疤才开始用的,这才用了没多少天,疤已经淡了好多了,估计继续用下去,一两个月就看不出来了。”说起这个,她就很感激徐幼珈,这玉雪膏母亲说是想求求不到,可见是好东西,她却送给了自己。虽说刘海能遮住,但是,哪个姑娘不在意自己的容貌啊,更何况有这一条疤就被人说成是破相了。

  “璋哥儿,来,坐到祖母身边来。”老太太朝着徐璋招招手。

  徐璋扭了扭身子,不情愿地起身,坐到了老太太身边。

  “璋哥儿过了年可就九岁了。”老太太拉着徐璋的手,突然伤感起来,“老大家有两个儿子,唉,可怜我那小儿子,年纪轻轻就去了,连个继承香火的人都没有。”

  徐幼珈顿时警觉起来,和顾氏交换了一个眼神。

  “老二家的,”老太太看着顾氏,“这事你得有个打算才行啊,老二去得早,没有留下个儿子,可是你还在啊,你得想法子让二房的香火延续下去才行啊。”

  整个堂屋里顿时安静下来,顾氏平静地说道:“老太太多虑了,我有珈姐儿就够了,有没有儿子,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