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章(1 / 2)





  给他听。

  “你这是嫌我老了么?”韩拓祥装恼怒,改亲为啃,咬一口那好似林檎果般可爱的脸颊。

  “疼!”顾婵咕哝道,继续大力推他,想从他身.下挣扎出来。

  韩拓偏不让她如愿,恶作剧地重重往下.压,“想要孩子,我们还得再努力些。”

  顾婵想再说些什么,可是很快又进入那让她说不清、道不明,直冲云霄的境界中去,再也顾不上其他。

  第二天,她倒是按时醒来起床,可是双脚才一落地,就跟被抽去筋骨似的,软得好似一团棉花,不受控制地向一旁歪倒。

  要不是韩拓眼明手快抢上来将人扶住,只怕要摔伤破相。

  最后,还是被韩拓抱着走出房间,走出驿馆,送上马车。

  顾婵进步很快,已学会自我安慰,反正能丢的脸昨日已经丢尽,今日不会更糟,便由它去吧。

  乘马车又行两日,在淮安改走水路,沿南北大运河逆流而上,可直达幽州城内。

  韩拓到底是王爷之尊,陆上有宝马,下水也少不得宝船。

  那是由双连船改造的双体画舫,两条并列船身中间以横梁相连,船上重楼高阁,装饰华美。

  虽是逆水行舟,航速较慢,但船行却极平稳,人在船上不论行走坐卧皆与平地无异。

  沿途经过商丘、开封等州府时,韩拓便会命令船舶停靠码头,带顾婵上岸游玩。

  顾婵两世加起来,出远门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清,自是对一切见闻都兴致勃勃,可称得上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不仅如此,出乎她意料的还有韩拓。

  他显然是个极好的向导,对各处风俗,吃喝游乐,风景名胜皆了若指掌,各种典故信口拈来,每多经过一处,顾婵对他的钦佩也就多增添一份。

  游走过几个州府后,她对韩拓的崇拜之情,几乎可与顾枫媲美。

  如此一路走走停停,经过月余,才回到幽州。

  在北海码头下船后,便乘马车至靖王府正门。

  顾婵曾被韩拓带回三恪堂两次,皆是马车直至院内,还需掩人耳目不能声张。

  今次是头一回光明正大的由那五间三启的朱漆铜钉大门进入,从今往后,她将以女主人的身份生活在此。

  ☆、第五十五章 52|51.2

  顾婵曾听章静琴提过,靖王府原是前朝巨富武英伯侯通天的私宅,耗费数十万银钱建造,极尽精巧之能事。

  彼时闺阁闲谈,纯粹是对美好事物心生向往。

  如今置身其间,才知之前所有言语与想象,对于这奢华的园林来说都太过苍白。

  先来说位置,靖王府坐落于南池大街,这是幽州城内一等一地段,便是最普普通通的一座三进四合院起价也得上万两银,而且因紧邻前朝宫城,若非王孙贵胄,任你豪掷金山银山也买不到此处房舍。

  靖王府建在这等金贵地段不算,占地也极大,足有两千五百余亩。

  府内共有十三大院与九小院,所谓大小并非按面积计算,而是以正院上房间数区分。大院正房皆是七间,纵深由五进至七进不等。小院正房则为五间,纵深由三进至五进不等。

  这只是主子们的院子。

  另有二十多座一进院落设在外围,或用作浣衣、杂洗、厨房等功能,或给粗使奴仆、侍卫等人群居,也有专分给府内品阶高的内侍嬷嬷等人独居。

  而且王府园内还有六六三十六处景观,或荷塘阁榭,或梅林山峰,或曲水岛渚,不一而足。

  韩拓住的三恪堂自是王府内的第一大主院,位于王府东南,七进院落,前院倒座房是给轮值的内侍和近卫歇息的,在此处还设了小厨房。进二门后是外书房,会客室以及与幕僚议事的大厅,过垂花门而至后院。

  依照皇家礼制,亲王与妻妾应分院而居,所以为王妃准备的居所是紫韵山房,位于三恪堂以北,五进大院依次攀山而上,正房地势最高,景致也最佳。

  不过,顾婵根本没有住进去。

  韩拓直接命人将她的衣物用品尽数搬去三恪堂内。

  她的人么,自然是他直接带进去。

  天高皇帝远,元和帝当然管不了那么多。

  府里又一共只有这么两个主子,只要他们愿意,谁敢说个不字呢。

  *

  到达王府时已是日落黄昏,韩拓有公务积压,自去书房处理,顾婵便先入净室洗去一路风尘。

  三恪堂正房一共七间,净室在西尽间,浴池同京师王府一样是汉白玉石铺就,但要大得多,足有一丈宽两丈长,从后面耳房里设的茶水间里引了铜铸管道,一天十二个时辰热水随用随有。

  池子大,热水盛得多,浮力也就大,顾婵泡在里面觉得自己都快飘了起来,荡啊荡的,疲劳松乏过后,忽然想起汤泉山行宫小鱼池里发生过的事情,本就被热水蒸腾得泛出樱粉色的肌肤瞬间再红上三分。

  若她想得只是事情本身也就罢了,偏不知为何,身体因为回忆发生某种变化。

  这些天下来,顾婵太熟悉这种变化了,突然发现自己竟会主动渴望,她全然不能接受,闷声不响地把自己沉到了水底。

  不过几息功夫,便被人拎着胳膊捞了出来。

  睁眼一看,是韩拓坐在池边矮凳上,笑看她问:“这是在浴池里睡着了?看来以后不能放你一人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