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2节(1 / 2)





  不过,农神?

  大伙儿有点半信半疑,农神不是没听说过,以土地为生的百姓哪儿会不拜农神,但哪家供奉农神还会养一群人人喊打的老鼠?老鼠偷吃粮食, 可不是好东西!这个神农城城主莫不是在诓他们?

  虽说如此, 狗官两个字听起来还真顺耳。

  要不, 再观察观察?

  赵小禾说完这句话,转向知州。

  知州暗道:大丈夫能屈能伸。

  他整了整衣冠, 僵着脸问道:“不知城主想向本官讨什么说法?”

  赵小禾:“第一,为什么禁止青州百姓去神农城?”

  原来是这件事。

  知州松口气:“这是陛下的意思, 本官也只是奉命行事。”

  “我是讲道理的人。”赵小禾嗤笑一声, 慢条斯理道, “知州大人要是继续拿我当傻子,我只好派出神农城蛇护法和知州交涉。”

  大黑蛇昂起脑袋,对着知州嘶嘶的吐着蛇信子。

  知州脸一僵, 憋屈的说道:“本官岂敢糊弄城主,真是……”

  赵小禾:“你们陛下还是大元帅的时候答应过帮我做三件事, 现在还差一件没完成。他做了皇帝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请我做国师, 我昨天刚去过京城, 你觉得他是什么态度我会知道的比你少吗?”

  知州惊诧,脸色尴尬,支支吾吾:“这、这个。”

  “解除禁令。”赵小禾不想听他瞎扯,提出要求。

  知州:“既然是误会,应当的。”

  赵小禾转向各县县令:“你们听到了?”

  县令们:“听到了听到了,我等一回去立刻发下通告解除这条禁令。”

  赵小禾让他们对着各个方向把知州解除神农城禁令的话大声喊了十遍,县令们虽然羞耻无比,但在魔头的淫威之下不敢不照做。

  百姓们看得稀奇。

  这些官老爷平时多威风,原来怂包起来是这个熊样。

  嘿,官老爷也和他们这些平头百姓没什么区别嘛。

  赵小禾:“第二件事。”她睨了吴县县令一眼,“此人如何处置?”

  吴县县令面色难看。

  知州完全没觉得吴县县令有不好的地方,因此不解其意,还以为吴县县令哪里得罪了赵小禾,念头一转,自以为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便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绝不徇私包庇下属的嘴脸:

  “不知他如何惹得城主不痛快,本官定然不饶他!”

  吴县县令额头上都是冷汗,连知州都要推他出去明哲保身,这回真没救了。

  赵小禾:“几位大人替我解释?”

  一旁的县令们面对顶头上司的变脸别管心里是什么想法,脸上都没表现出来,被抓来的路上以及去府衙的时候他们断断续续的了解到一些事实,加上自己掌握的内容,于是非常积极的替赵小禾一一列出了吴县县令的各种罪状。

  站笼,草菅人命,徇私枉法……每一桩都能说出具体的事例,包括刚发生没多久的严家和云家两家人的惨案。

  百姓们义愤填膺,此等酷吏、昏官、狗官,真该死!吴县的百姓遇到这种“父母官”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了。

  原先听人讲吴县一年死在站笼里的人有数千人之多他们还不信,青州地界上甚少匪类,再说一个小小的郡县哪儿来那么多犯死罪的人?

  知州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觉得下属们列的桩桩罪名仿佛是在说自己,吴县县令是众多下属当中行事风格最像他的一个,否则他也不会如此的欣赏对方。

  他脸上火辣辣的疼,就好像被人当众打了十几个巴掌,实在听不下去,忍无可忍道:“够了!”

  县令们识趣的闭嘴。

  赵小禾冷眼瞧着知州,眼睛里露出讥诮的神色。

  知州脸皮一阵抽搐:“待本官调查一番……”

  赵小禾:“如何调查?去问吴县当地的百姓吗?知州大人觉得在场的这几位县令的证词不够可靠吗?”

  知州:“总要有认证。”

  赵小禾:“好啊。”

  然后她当街开启神农杂货铺,进去片刻,再出来时带出了一名妇人打扮的年轻女子。

  “这是云三娘,人证在这儿。”赵小禾看着知州精彩纷呈的脸色,“如果还想要其他人证,只怕要去管阎王要。”

  菜市口有了短暂的安静。

  下一刻,乱哄哄的议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正是那些躲起来悄悄看热闹的百姓。

  “云三娘不是刚刚讲的惨案里两家还活着的那名可怜女子吗?”

  “她怎么在青州城?”

  “你们瞧,那吴县县令的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不管是不是云三娘,他肯定认识。”

  “我眼花了吗?那位城主刚刚一进一出的铺子摆设这会儿又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