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4章禁书,动怒





  不少人只是匆匆一瞥就已经皱紧了眉头,因为西楚建国初期出现过文字狱的现象,虽然并不是十分严重但是当时还是有不少人被处决。

  西楚之后,书页的装帧与前朝颇有不同,不管是书页的大小还是封面名字印在上面的书名都是有重新定制过的特殊的要求的,这本书在这些方面有些奇怪,但是也不是前朝的样式。

  书端到殿前,轩辕寒澈眼中的震撼已经完全藏不住了,要说是借书或者干脆就是轩辕孤殇自己拿的书他有什么不记得也就算了,但是这本书确实应该在他密封的暗格里面藏着。

  倒不是说接由这本书实现怎样的抱负一类的东西,只是当初是因为惜才所以留下了这一本书。

  木托上面的书出了排版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的,但是眼睛亮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这本书的主人一定是经常翻阅这本书,所以书页有很严重的破损的迹象,尤其是书页的边缘虽然被保护着但是还是有不少的折痕卷边。

  这本书的作者是前朝的名臣,因为治世功勋,所以受很多人的爱戴,只是后来受歹人所害,所以死于非命。但是这个人还非常地有才华,写的一些文章不光是文采斐然,其中许多独特的政治见解也是十分新颖吸引人。

  因为偶然之间在一个乡野村夫的书摊上面看见了这本书,虽然对方只卖十文钱,但是轩辕寒澈还是给了一个上好成色的玉佩表示尊敬。

  这本书他自然是爱不释手的,前前后后翻阅。因为觉得不管是什么时候书中的内容都是十分精益的,因此长长汲取其中的精华,翻阅到自己认为应该着重注意的事情,就会用朱笔小子批注在一旁。

  太监转呈到了皇上的手中,光是翻阅了一会之后皇上额头上隐约有青筋暴起,书中的自己明显就是轩辕寒澈自己的,但是虽然字迹是可以伪造的,但是书中一个很小的细节或许太子都没有注意到。

  里面有关于一种可以用来解毒的中草药的名字,是轩辕寒澈母亲的小名,因此批注的时候特意用了谐音的字来代替以求不冒犯名讳。

  他母亲的小名自然是少有人知道的,而且看字迹应该是有几年了,没有人会花费这么久的时间这么早去筹备这样的事情。

  这本书皇上自己也是知道的,虽然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好书,但是这位前朝的名称对于西楚的建立简直就是戳着脊梁骨在骂人。

  当初还洋洋洒洒写了万余字的一篇文章发表于世间,大致意思就是大逆不道丧心病狂一类的,但是又文采的人骂人起来自然是别有一番水准,所以西楚皇族都痛恨这位名臣到底。

  他的所有作品早在许多年前就被设为禁书了,凡是有人敢私自藏匿,贩卖,交流,一律都是死罪一条。

  但是没有想到在西楚的见天,作为皇子,当朝贤王,居然私自藏匿这样的禁书。

  再加上之前的屠龙帮,直捣凉城,这些说明什么?

  作为上位者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有人觊觎自己身下的位置,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行。

  “竖子!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皇上将书贯在地上,指着轩辕寒澈,气得连手都在不住地颤抖着。

  “父皇息怒,五弟做出这样的事情确实令人寒心,但是父皇您还是保住龙体要紧啊!”

  皇上没有立马发作,看着那边轩辕寒澈就要说话,太子立马说上这一句,听起来是好心劝诫,其实是在火上浇油。

  轩辕寒澈立马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现在这样的情势下再做多余的辩解已经没有用了:“父皇,儿臣只不过是看着颇有几分才气想要惜才,不想却触了如此大的罪孽,只而成糊涂,不应该因为一己私欲就瞒着不上交。”

  他是将话题引到书本身的问题上,其实批注的内容有许多因为是当时毕竟有些年少轻狂的时光,所以难免有些地方的话语用词都稍欠妥当。

  太子要说话又被他截下:“既然皇兄许久之前就向臣弟借了这本书,那么为什么到了现在才向父皇说?”

  “不过是因为之前借来都没有多大的时间看这些东西,因为刺客的事情所以才注意到,因此顺便查下去,竟不想五弟居然有此等大逆不道的心思在里面。”

  太子自然是不甘示弱的冷笑着回击。

  一时之间两人一言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终于,皇上喝了一声够了之后两个人才停了下来。刚刚的怒气已经没有这么盛了,再说年纪大了也承受不起这样太大的刺激,不过一会就已经平息了不少。

  事情还是就这么摆在面前的,还是要处理的。只是冷静下来之后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细细想来,不管是太子还是贤王都有太多的地方的疑点了,但是就目前的事实而论,轩辕寒澈的问题算得上是有些铁板铮铮的了。

  在争论不休一众朝臣都忽然之间参与其中唇枪舌战,你方说我放是在含血喷人不讲究事实依据胡编乱造,另一边说是本身就已经是罪证确凿的情况之下却还在胡搅蛮缠是不是有些像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扰乱视听然后浑水摸鱼?

  还有中立的一派不过就是两边劝和,还劝着皇帝陛下保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顺便将自己的真心表露了一下。

  最后,谁都没有想到,老皇上却突然将目光投向了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轩辕凌斯:“老十四怎么看的?”

  轩辕凌斯走到前面先是一拜。

  “太子殿下持有证据,贤王殿下说是证据伪造胡搅蛮缠。两边自然都有自己的理在其中,儿臣以为,其中最最重要的莫过于这些证据的真实性,这个才是两位兄长的争论点,只要能够证明这些拿出来当做呈堂证供的证据是真是假,那么结果自然就了然了。”

  他只是就事论事,完全没有说自己主观意识上的想法或者是对于轩辕寒澈和轩辕孤殇这两个人,还有就是针对于现在主要的矛盾点做了自己的分析,然后稍微总结一下,这是最最聪明的做法。

  不偏倚,不表露自己的想法,不得罪别人,不让皇上多想。

  最后轩辕凌斯一拜:“事情最后结果如何,自有父皇圣裁。”

  这件事情从头到尾浩浩荡荡,差不多有三个时辰的时间,朝堂上面的官员早就被冷汗浸湿了后背,最终的结果终于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