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十善第45节(2 / 2)

  孙伯上了年纪,头发白了大半,瘦得像把干柴,黧黑的脸上满是怒气, 声音也格外洪亮,“我们老爷夫人就是太心善了,掏心掏肺地喂出一个白眼狼, 还被反咬一口,我们也认了, 现在又来充什么好人, 还嫌把我们公子害得不够惨吗?”

  一时想到老爷夫人已经去了,公子也凶多吉少,孙伯眼里溢出了浑浊的泪, 浑身的力气抽走了大半, “好人没好报啊,表姑娘还是快点走吧, 老爷夫人疼你,你就是往他们心上插刀子,也没怪过你分毫,卞家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自去过你的好日子,不拖累你。”

  萧时善料到孙伯不会待见她,她也没脸见卞家的人,只觉得孙伯骂得还是轻了,是她爱慕虚荣,对不起姨父姨母,也对不起表哥。

  她以为他们肯定会怨恨她,但听了孙伯的话才知道他们从没怪过她,可就是这样才更让她难受,她倒情愿他们责怪她埋怨她,怎么都好,只是别这样宽和地原谅她,那样只会将她显得更加丑陋。

  萧时善自嘲地想着,到了这会儿她考虑的也是自己心里能好受些,世上怎么会有她这种自私自利的人。

  “我知道孙伯不想见我,可你要去找谁,父亲不会管这样的事情,即使去了侯府也不一定能见到人,若说去告御状更是不妥当,上诉的状子在哪里,有人肯为你写诉状么,告御状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合律法,按规矩是要施以仗刑,你能经受得住几板子,即使侥幸活了下来,按照惯例也是发回原籍判定,如此一来便会由当地官员接手案件,你这趟上京的目的又在哪里?”

  孙伯根本不了解这些事情,此刻听萧时善说完这些话,梗着脖子道:“难道就没个说理的地方了,我们老爷夫人的冤屈就这样白受了?”

  孙伯一心指望着进京告御状,把他们家公子救出来,要是公子还活着,肯定还在那些人手里,可听了萧时善这样一说,他这次进京竟是全然无用,咬牙撑下来,最后也是要被发回原籍判定,那不是又落到那帮人手里。

  萧时善忽然问道:“是谁告诉你可以进京告御状?”

  冷静下来想想,这件事情似乎有许多古怪之处,对方既然要杀人灭口,不会连卞家的情况都不打探清楚,由着孙伯逃出生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顺利地赶到京城,还要去告御状,总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孙伯愣了愣,“我是、是听人说有天大的冤情,官府管不了就得进京告御状才能申冤。”

  萧时善追问道:“听谁说的?”

  “是两个行脚商,那两人在茶寮闲谈,说起了这事。”孙伯也拿捏不准,当时他心神大乱,埋葬了老爷夫人的尸体后,又去寻找公子的踪迹,无意中听来了那话才知道还可以有告御状这条路,这才赶来了京城。

  萧时善越听越觉得其中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好像是有人故意引着孙伯来京告御状,可这目的又是什么,像孙伯这样莽撞地进京,连朵浪花都翻不起来,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再说卞家的这场灾祸,据孙伯所言是卷入了科考舞弊案,因为一篇文章惹了祸,但既然这篇文章能引起对方的注意,肯定是在当地已经有了不小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杀人灭口,能捂得住多少人的嘴,就不怕把事情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表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到底又在何处,萧时善突然无比期盼这时李澈能在她身边,这种官场上的事情令她有种插不上手的无力感,他若是在京里,也能给她出出主意,帮她把表哥救出来。

  回到国公府,萧时善拿出了两张银票,正是之前从萃雅茶居赢来的两千两银子,她把两张银票全交到了常嬷嬷手里。

  “嬷嬷,你把这两张银票交给张大哥,他认识的人多,门路也多,就托他往南边走一趟,打探一下表哥的消息。”

  常嬷嬷见面额这么大,都惊了一下,连忙推却道:“哪用得了这么多,姑娘快收起来。”

  “拿着吧,有银子才好办事,哪怕只是有个消息也好。”萧时善只怕不够,又或是连银子都用不出去。

  为了让萧时善安心,常嬷嬷把银票收了起来,宽慰道:“姑娘放心,表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会没事的。”

  萧时善垂着眼睫道:“嬷嬷你说我是不是个灾星?”

  常嬷嬷赶忙拍了一下她的手,“别乱说话,什么灾不灾星的,是谁又乱嚼舌根了?是不是因为老孙说的那些话,别听他瞎说,他那是一把年纪了,脑子都糊涂了。”

  “可是跟我有关系的人,总也沾不到好。”梅氏为了生她难产死了,姨父姨母没个好结果,表哥是生是死都不清楚,好像跟她关系越亲近就越要遭殃,这不是灾星是什么,也就她爹命硬,愣是没妨克到他,不对,陈氏和萧淑晴不也被她克走了。

  这种丧气话可不像姑娘说出来的,常嬷嬷说道:“怎么沾不到好,你看我不就在凝光院里当了管事嬷嬷么,微云和疏雨也成大丫鬟了,都是沾了姑娘的光,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那是我嫁得好。”萧时善努力地牵了牵唇,有人高兴那就还算不错,至少证明她当初的选择是有道理的。

  次日,张亨启程去了江南,贾六也跟他上了路。

  “张哥,你说那孙老头怎么会对姑娘是那种态度,就跟欠了他五百两银子似的,你看他硬气的。”因张亨称呼萧时善为姑娘,贾六也跟着如此称呼了起来。

  自从上次见识过萧时善的手气有多好,贾六就认准了跟着她有钱赚,一听说在张亨在寻摸精于理账的掌柜,他就立马来自告奋勇了,虽然现在还不精通,但他可以学嘛。在眼下这事上,他看出姑娘对卞家的重视,当即决定好好表现一番,在此事上来露个脸。

  “问那么多做什么,不该问的少打听。”张亨拧着粗眉,其实他知道的也不多,卞家人是七年前来的京师,那时卞老爷来京赶考,在京里待了三四年,也是那时候姑娘跟卞家人有了联系,后来卞家一家子回了江南,姑娘也嫁进了卫国公府,从此就没了来往。

  不过有件事他记得清楚,两年前卞家那位表公子曾来过京师,似乎是来侯府提亲,但那时候姑娘已经跟卫国公府的三公子定了亲,婚期都已经定下了。

  张亨未曾想再次听到有关卞家的事,会是这种家破人亡的噩耗,这世上的事当真是谁也无法预料。

  江南毕竟是在千里之外,一来一回就要耗费不少时间,萧时善打探到今年去往江南的主考官是翰林院侍讲方献平,副主考官是翰林院检讨周奇,这两名官员都是江浙人士,尤其是主考官方献平,他的原籍在安州,跟蔡阁老是同乡,而蔡阁老又极为看重乡谊,对同乡官员多有照顾,曾经有位黄大人为了攀上这份“乡谊”,就把自个儿的原籍给迁到了安州,黄家那位夫人在外面做客时还拿此事当做夸耀的资本。

  这让萧时善不得不想这件事的背后是否有更大的泥潭,若是有蔡阁老在背后撑腰,那些官员自然是有恃无恐,难怪南边闹出科考舞弊,至今京里也没听到什么风声,也只有背后有手眼通天的人才能把事情压下来。

  “你这是在做什么?”季夫人突然出声。

  萧时善心神一敛,连忙住了手。

  自打重阳过后,季夫人就不再甩陀螺似的打着她连轴转了,但她这些天心绪不宁,在呈芳堂还能稍微静一静,就习惯性地往这边走走,理一下自己的思绪,适才心里想着事,就着磨好的墨汁信手涂鸦了起来,随意地乱描乱画,一停手才发现那纸上被她画得乱七八糟的不成样子。

  萧时善立马搁下笔,“太太,我先回去了。”在哪里都没法做到真正安心。

  季夫人摆摆手就让她走了,自己反而盯着她那幅画蹙起了眉头,待丫鬟上前来整理时,她开口道:“先别动。”

  “怎么了太太?”程姑姑往桌案上看了一眼,只看到满纸杂草。

  打眼一瞧确实是满纸杂草,但再细瞅瞅,每一笔又是姿态各异,居然让她画点疾风劲草的意味,可也看得出她没怎么学过此道,少了规则框架,自然是满纸杂草,季夫人叹道:“说她一窍不通吧,偏又有点灵性,只是那心思全然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

  那头萧时善没走多远就见到云榕和一位姑娘往呈芳堂走来。

  双方在道上碰了面,云榕声音清脆地道:“姚姐姐,这是我三嫂,你们还没见过吧。”

  姚若薇含笑颔首,“三少奶奶。”

  萧时善看过去,只见姚若薇生得清丽脱俗,温柔可亲,是真正的大家闺秀的娴雅温和,有时候气质比容貌要重要得多,她觉得哪怕姚若薇生得相貌平平,也不会与丑沾边,怪不得云榕总是提她,确实是有让人自惭形秽的本事。

  但萧时善见到姚若薇的第一个反应倒不是自惭形秽,而是莫名地松了口气,想到的是梦里那位三少奶奶果然是她臆想出来的。

  打过招呼,双方就各自分开了,之后的日子里姚若薇成了卫国公府的常客,萧时善从疏雨打听到的闲言碎语中得知姚若薇曾跟季夫人学过琴,如今有这个真正有才学的在身边,季夫人终于不用再对牛弹琴,而罗夫人对姚若薇也极有好感,似乎想将姚若薇与罗英凑成一桩姻缘,看来之前罗夫人不是不操心罗英的婚事,而是早就相中了姚若薇。

  萧时善对这些事没什么兴趣,还在等张亨从南边带回来的消息,但张亨还没回来,有人已经先一步把消息送到了她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