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6.第 36 章(2 / 2)

她突然想起自己两天前就见过苏容瑾。

她跟乔澈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但是如假包换的亲姐弟,她比乔澈大九岁,父母一个比一个忙,从来顾不上管孩子,李澄小时候外婆管,等到生了乔澈,就变成了李澄管,姐弟俩感情相当不错。

根据她对乔澈的了解,她弟虽然商业头脑非常发达,但骨子里却是个狂热的科学研究分子,从来没在考试周一结束就回国。

事出反常必有奸、情。

李澄旁敲侧击地问了几次,终于问出一个事实,他是和一个同学一起回国的,于是她火速前往机场,准备瞧瞧这“同学”是个什么来路。

然而她一露面儿,这“同学”就脚底抹油地跑了,她只见到一个背影。

瘦,清秀,个子不矮——这是李澄对这位同学的全部印象了,以至于容瑾粉面桃花一身盛装地坐在她眼前,她愣是半天没认出来。

两天前,她更是不可能把这位“同学”抓回来重新仔细看一遍,只能像特、务似得从乔澈嘴里寻找蛛丝马迹。

乔澈已经修炼成精,她一张嘴就知道她要问什么,干脆全交代了,那位同学是他“学姐”,比他大两岁,同校,但是不同专业不同级,家庭听说是单亲……

这条件让李澄一听就有点儿担心自己的血压。

更要命的是,听说这姑娘现在还有男朋友。

“马上就没有了。”

乔澈是这么说的。

李澄琢磨了一下这句话里的意思,险些抽过去。

然而她非法成精的弟弟交代完这一切,就施施然翩然而去,“倒时差”去了。

李澄抓心挠肺地等乔澈睡醒,满心忧虑地多问了一句,你是不是准备追人家做你女朋友?

乔澈的反应是懒洋洋地瞧了她一眼,说,姐,你管的真多。

这到底是,还是不是啊?

李澄在外面雷厉风行不输任何人,但是在弟弟这里就难免瞻前顾后。

她胡思乱想了两天,直到接到了苏明远的邀约——他说自己妹妹近期回国,准备运作慈善项目,他们苏家对这块儿不熟,想让李澄带带她。

苏明远的妹妹李澄当然听说过,苏家下一辈儿就这么一个女儿,宝贝得跟什么似得,苏明远的请求合情合理,她和苏明远这么多年交情,拒绝不和情理。

李澄觉得自己胡思乱想不是办法,更有必要给乔澈找点儿事儿做转移注意力——当年家里建立慈善基金会就是乔澈的主意,运作他也没少参与,现在把他推出去也正是时候。

于是她和苏明远一拍即合。

可是没想到这么巧——

所以,乔澈说的“学姐”,就是苏明远的这个妹妹?

李澄看着乔澈。

她这主意超群的弟弟明明在微笑,可李澄就是有一种感觉——她一定被他弟算计了。

至于怎么算计上的,这简直是个谜。

容瑾没吭声,叶又薇确实没认错人。

说起来,容瑾对孙映雪的态度略微有点儿复杂,这种复杂不是从知道她和谢毅有一腿之后才有的,而是之前就有了。

就像她之前说过的,孙映雪家世不错,是A市著名企业家孙复的独生女儿。

其父办企业的履历光辉,慈善事业也搞得风生水起,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在前几年南方洪水的时候,孙复曾豪捐几亿人民币帮助灾区建设,在公益事业上的突出贡献让孙复一举成名,收获大批慈善贡献奖和各类慈善协会会长头衔的同时,还受到了国家和地方多次表彰,被很多人戏称为“善到惊动党、中、央”。

因为孙复的名气,孙映雪在留学生圈子里想低调都难。

而且她们这个专业,和慈善事业息息相关,孙映雪目的明确,就是为了以后能帮父亲打理慈善事业而留学的,她展示出来的个人形象一直非常热情积极,是学校和留学生圈子里的风云人物。

孙映雪这个人待人接物其实非常周到,是那种八面玲珑的性格,是白富美才能锻炼出来的那种通达。

都是华人,又同在一个学院一个导师手下,容瑾原本应该可以和孙映雪成为关系不错的朋友。

可是曾经发生过的两件事,让容瑾一直下意识地在对孙映雪保持戒心。

第一件事发生在孙映雪刚申请到他们导师名下时,当时有一个直的顶天立地的直男正在追她,追到了一起上课的地方,跟女神一起听了一节不知所谓的课,直接听蒙了。下课后,此直男还傻了吧唧地问孙映雪你为什么学“social work”,这专业不是和一群弱势群体打交道吗?你不烦吗?

孙映雪可能被这人问出点儿脾气,当即回呛说,你如果知道跟他们打交道有多少好处,你就不这么说了。

那个钢铁直男可能没意识到女神已经炸了,仍然没眼色的追问有什么好处,孙映雪却已经意识到自己言多必失,便用“提升企业形象”这种模糊的理由盖过去了。

第二件事则发生于他们在香港调研时,当时他们几个研究生受邀参与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组织的慈善活动,看望一些长期受当地社工照料的高龄老人。这些老人都长期卧床,疾病缠身,非常让人同情。活动之后的合照环节,需要他们一行人和老人一一握手。孙映雪此时的表现一直很热情很正常,然而出门后,容瑾却恰好撞见孙映雪在角落里用免洗洗手液反复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