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0章 突如其来的伏击(2 / 2)


鳌拜听到多尔衮的命令,望着此时一脸激动,大声嘶吼着的多尔衮,鳌拜立即接下这个命令。

轰隆隆!

很快,那些鞑子骑兵和蒙古骑兵们,便反应过来,骑兵奔驰起来,避开那些箭雨的打击,朝着那座山丘冲过去。

“怎么在这里,还会有埋伏,这不可能?这里不可能有明军了呀!”

这个时候,听到外面动静的岳托,再次掀起窗帘,脑袋弹出来,声音细小,不敢置信的喃喃道。

“杀啊!”

很快,四面八方就响起了响亮的喊杀声,大量的明军士卒从东,北,南三个方向杀出来。

而清军西面此时是一条大河,天然的屏障,东面是一座低矮山丘,一条道路就从大河和山丘之间通过,这也是清军选好的撤退路线。

这个时候,像岳托这样,不解为什么在这里还会出现明军的清军将领,还有很多,但一时他们也想不出答案。

只要将其放在一边,先打赢这场战斗,保住性命再说。

“杀啊!”

最先冲出去的,当然就是那些精锐的鞑子骑兵们了,毕竟他们骑着战马,反应最为迅速。

当这些鞑子骑兵朝着那座低矮山丘冲过去的时候,从山丘后面也冲出了,众多举着长矛的明军士卒,数量还不少。

嘭嘭嘭!

但很快,这些鞑子骑兵就倒霉了。

还没等他们骑马冲杀低矮山丘,就刚冲到山脚下。

最前面的众多鞑子骑兵,就接二连三的栽倒,人仰马翻,栽倒的鞑子骑兵基本上都是当场死亡。

原来,在山丘脚下早就被挖了大量的陷马坑。

“继续放箭!”

此时,在这座低矮的山丘后面,黑压压一片,大量的明军将士在这后面。

其中,光是射箭的弓箭手,就足足有三个大方队,少说也得有上万人。

当更多的,还是那些持着尖锐长矛,举着盾牌,拿着腰刀的步卒,以及在两翼的几支骑兵。

如此庞大的明军人马,多尔衮和岳托万万想不到,会出现在这里。

此时,一名穿着金色战甲的男子,站在大军最后方,望着前面一队队步卒冲上山丘,然后顺着山丘杀下去,脸色冷峻,冷声说道:“祖青,让让长伯(吴三桂的字)骑兵,也出击吧。”

“是,总兵大人。”

金色战甲身旁的侍卫,应道。

这个人身穿金色战甲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此时镇守锦州的辽东总兵,先锋大将军,祖大寿。

要为,为什么祖大寿此时会领着重兵,埋伏着清军北撤的道路上。

是因为,祖大寿一直密集关注着大明境内明军和清军的战斗情况。

而,就在半个月前,祖大寿收到消息,得到了清军在高阳的第一次战败,这让祖大寿大为震惊。

毕竟,以往清军如此完全就是横着走,基本上没有明军敢于清军正面野战,还能打赢的。

从那之后,祖大寿加派人手,对大明境内的战事时刻了解。

当朱勇,卢象升和祖大酋联手,在巨鹿再次击败清军,一日后,祖大寿也在锦州收到了这个消息,这在次让他震惊。

同时,三日后,祖大寿麾下的将士,也在长城一带,伏击杀死一名鞑子骑兵,从他身上搜到一封信。

是岳托写给皇太极,让皇太极派兵到长城一带接应他们的求援信。

当祖大寿看到那份求援信后,就知道之前他收到的消息,全都是真的,明军这一次真的击败鞑子了。

从那时候起,激动的祖大寿就恩耐不住性子,下令在辽东数地秘密调兵,他也准备参与这一战了。

祖大寿也是身经百战之人,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他们的一次机会。

如果他这边布置得当,很有机会再击败清军一次,将这次入关的清军彻底重创。

毕竟,祖大寿此时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就是大明东北角,等于处在清军撤退的大后方。

果不其然,随后祖大寿就收到了清军一路北撤,明军却迟迟追不上的消息。

那时候,已经集结了五万大军的祖大寿,立即从山海关入关,直奔这条通往蓟州的,准备在这里设下埋伏,等着鞑子入瓮。

这不,祖大寿领军在这里等了一天,终于等来了清军,说明祖大寿挑选的这条道路,一点没错。

也幸好,之前岳托派回关外的那个鞑子骑兵,被祖大寿的手下拦截下来。

要不然,此时关外皇太极等鞑子们,恐怕已经知道多尔衮和岳托这边的险情,派出骑兵过来接应他们了呢。

那样一来,祖大寿的这场伏击,就来不了了。

到时候,他就必须在锦州加强防备,防止鞑子突然对锦州发起袭击。

即便是这样,这次祖大寿也只敢带来五万士卒,包括山海关吴三桂麾下的八千关宁骑兵。

还是在锦州,山海关一带,留下的近十万明军,用来防守,防止关外鞑子偷袭。

毕竟,相比起伏击清军来说,终究还是守住辽东重要。

但不得不说,这一次上天真的眷顾了一次大明,此时关外皇太极对于清军在大明境内的两次战败,还一点都不知道。

祖大寿也是秘密离开锦州的,外人还以为祖大寿坐镇锦州呢,鞑子这个时间段,也不敢轻易进攻辽东的。

种种原因,造成了祖大寿的这次伏击成功,多尔衮和岳托他们事前一点征兆都没看出来。

这次突如其来的伏击,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噗噗噗!

很快,那些冲上山丘的鞑子骑兵,就和冲出来的众多明军长矛手战起来。

另外几个方向,也已经有明军步卒冲出来,和其他清军步卒厮杀到一起。

轰隆隆!

同时,山丘南北两边,很快也出现了两支关宁骑兵,从南北两边包抄清军。

“杀!”

北面关宁骑兵群中,吴三桂骑在马上,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

这一次,祖大寿麾下的骑兵主力,就是吴三桂的八千关宁骑兵。

那个时候,祖大寿麾下的两万关宁骑兵,已经被祖大酋带进关内,祖大寿唯一能调动的,也就是吴三桂手下这些骑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