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夫郎家的赘婿首辅第431节(1 / 2)





  黎照曦生辰当日,一大早,黎府大门就开着,黎照曦请了不少小伙伴来府上,顾兆也调休了假,黎家请了些至交好友。

  郑辉不在京里,去出海了。

  当日顾兆说了,郑辉说他想想,顾兆还觉得没戏,毕竟郑辉才回来没几年,也自省过,想要好好弥补家中妻儿,只是没想到隔了三日,郑辉主动找上,说愿意前往。

  “……我时常在想,我前半生最快乐安心时候,官学是,其实在礼部窝的十多年也是,我看书学各地话的时,看风土人情时,都是有趣又踏实平静的。”

  郑辉没说,其实他和柔娘再也不复以前了。

  他们相敬如宾,有道裂痕间隙,他不知如何弥补,柔娘心底也不愿再接纳他了,甚至柔娘对妾室也好,却同他无话可说。

  今日到黎府上。

  严家、郑家都到了人,只是再也不是当年顾兆在翰林时的三家人了,换成了小辈们。

  顾兆望着小辈们,各个恣意潇洒斗志昂扬,是风光正茂,未来属于这些孩子们,是他们的战场了。

  “老了。”顾阁老感慨唏嘘道。

  黎周周:“我瞧瞧?”仔细瞧了一番。

  刚还感叹老的顾阁老立刻紧张起来了,“是不是真的老了?我就说说,应当不至于吧?我还是挺年轻的,精力也好,不过四十出头的年岁,不至于老吧?”

  黎周周见相公急了,就笑,说:“没老没老,我瞧着正正好。”

  顾兆松了口气,再也不敢伤怀这个了。

  当日帝后还亲临黎府,带着小皇子,这听到消息的诸位大臣,又是狠狠的酸了一把,还有嘀咕纳闷的。

  “黎家都这般鲜花锦簇烈火烹油了,怎么还没倒呢。”

  可不是嘛,圣上为何这般信任顾兆呢?

  “怕是信任皇后,皇后不倒,黎家倒不了啊。”

  于是光武五年岁末,朝中有大臣谏言请皇帝大选,已充后宫,为大历开枝散叶,早日诞下龙嗣。

  历无病当时在朝堂,坐在龙椅上脸都黑了。

  几个意思,他家柿子不是龙嗣?

  后史书记载,光武帝盛怒,阁老相拦,罢朝一月有余。

  这一罢朝就到了年关,正好过年了。顾兆当时拦人肯定知道历无病是真生气,可到了后头罢朝一月多,这就是借着火大不干活,全都交给他干了。

  顾阁老:……历无病可真是苟啊。

  光武六年开朝,还有人不死心要劝谏皇帝选秀,只是先一步传了噩耗——太后仙逝了,这是国丧,全国服丧三月,禁娱乐嬉戏、嫁娶等事宜。

  而圣上则言,要守孝三年。

  还选啥呀,只能搁着了。

  朝中官员家中待选的女儿,三年一过,这年龄就大了不合适了,可圣上要守孝,这是正理,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忍忍,想着三年后再提吧。

  年中,大历大州城主干水泥路修成。

  同年十月有两件事,一是秋闱会试。二是孟见云一家动身前往领地了。从去岁八月到京里,住到如今,本该是早早动身的,不过彼此都舍不得,尤其是小孩子。

  元宝舍不得小叔叔,就差抱着小叔叔腿哭了。

  于是顾兆就说,天气炎热赶路不方便,小心孩子热的中暑,圣上那儿他去说——

  其实历无病不在意孟见云一家何时去领地,只是孟见云是公爵,名头高,手握兵权,留在京中,还住在黎府,京里百官都暗暗的看着,已经有人参孟将军迟迟不归,玩忽职守了。

  一直拖到了十月,天气凉爽,适合赶路。

  孟见云和李霖也不好再拖,怕对义父阿爹不利——

  说义父以权谋私,将孟见云执意留在京中,居心叵测等等。

  孟见云便先提回去,李霖同儿子元宝也说明白了,再不走那就不是爱护小叔叔爷爷,而是要害了爷爷的。

  拖无可拖,元宝也认了,只是走时依依不舍,红了眼眶抱着小叔叔嚎啕大哭,说:“小叔叔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玩的。”

  “好,元宝乖乖。”黎照曦也舍不得小侄子,说:“等你长到十五六岁应当能自己回京了吧?到时候带上人……”

  这话旁边顾阁老听着耳熟,像极了当年他给黎照曦画大饼。

  你要是长到七八岁了你就能同你阿爹走商。

  一家人送小孟一家出京,各自惜别,元宝说:“小叔叔等我,我十五岁时一定回来。”

  “好。”

  “你让思源哥哥也等我。”

  “好知道了,你要叫思源叔叔的。”

  “还有小黑叔叔。”

  “好。”

  ……

  元宝数着人,最后人都点到了,马车与送别的影子也越拉越远了。